星公司建造8万吨级的玛丽王后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作为回应。
而美国人由于筹资失败,最终退出了这场竞赛,直到2战后的合众国号,是邮轮最后的辉煌,也是落幕,大型喷气式客机的投入让以客运为目的的邮轮失去了意义。
至于远离大西洋的中国本无意参与这场竞赛,南洋航运公司本来只打算建造1艘3.8万吨的邮轮,1来是为了满足日益繁荣的中美、中欧班线的需要,2来也是为了代替只有1.7万吨的旧旗舰曲江池号,压倒自己的老对手轮船招商局。
不过,随着大西洋的竞赛新闻传到东方,南洋航运公司毅然决定推翻前案,开工建造这艘巨轮。
至于到底为什么让南洋航运公司决定建造这样1艘巨轮,个中缘由难以分说,有人说是南洋航运公司想要1鸣惊人,彻底压倒对手,有人说是南运老总在欧洲度假时与其他航运大佬打了赌要造巨轮,有人说是美国太平洋航运公司想要建造巨轮,最终激起了两家的商战,还有人说是得到了海军的支持......
世人大多相信前几种传闻,因为这艘巨轮的建造过程过于坎坷。
从1929年初,南洋航运公司第1次向政府提交了建造报告开始,而后3年时间,南洋航运公司前后共提交过1140份资金申请报告,商业部收到了310份,财政部收到了308份,重工业部收到了228份,船业委员会收到了182份,船政总局收到了101份,海军部则只收到了11份。
事实上,海军部当时也非常缺乏经费,不得不砍掉了1个批次的驱逐舰建造计划,更没有钱去支持这东西。
而最后还是报到了内阁,在外交部长顾维钧和重工业部长单元昌的支持下得以批准,最终以政府出资23%支持建造,并新建大型船坞供轮船建造作结。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庞然大物也同样具备战略意义。
历史上大战期间,英国人就广泛利用高速超级邮轮进行兵员运输。
著名的玛丽王后号就被皇家海军征用为高速运兵船,因为航速高达30节,所以她可以4无忌惮的航行于狼群出没的大西洋,无惧德军潜艇。
这艘8万多吨的庞然大物被称为灰色幽灵,往返于澳洲、新西兰、美国、英国,几乎不间断的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军队运去目的地。
玛丽王后号1次可以运送1.5万人,在整个大战期间她总计航行了大约60万海里,相当于环绕赤道15圈,1共运送了近80万名官兵。
但由于31年的大水灾,圆明园号筹资受阻,1直到1931年末才开工,1932年12月下水,1933年12月完成舾装交付,并于1934年4月首航。
这1次航行颇具象征意义,起点是中国上海,经长崎至日本,在大阪与东京停留后直航美国旧金山,而这次航行的名字则被定为“自由和平之路”。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年初世界关税大会的召开与成功,这似乎昭示着大萧条的结束。
大会在伦敦举行,各国元首出席大会,美国总统罗斯福进行了演讲,各国1致决定签署1个关税协定,并决心终结这场经济危机。
作为大会的发起者,中国基于此前的成果提出了1份关税协定,各国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关税协定》的核心内容包括两项:
其1是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
第2是保护和紧急措施,对因意外情况或因某1产品输入数量剧增,对该国相同产品或与它直接竞争的生产者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时,该缔约国可在防止或纠正这种损害所必需的程度和时间内,暂停所承担的义务,或撤销、修改所作的减让。
这两项内容符合现阶段的需求与各国的底线,对于与会的72个国家及地区均具有普适性,以最大程度的保障世界贸易的恢复,力求以最短的时间将关税壁垒破除。
与此同时,位于巴黎的国际商会也被重新提了起来,在其下属扩建国际商业贸易仲裁委员会,对国际贸易中的问题进行公正合理的仲裁,促进经济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