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惨绝人寰,触目惊心的大屠杀背后的真相并非如表面那般简单明了,非黑即白。我并非妄图为亚历山大的行为进行苍白无力的辩解,宣称此人完美无瑕,毫无过错。但在我们当下所面临的这重重危机,生死存亡之刻,他无疑是最适合掌控这个权位,力挽狂澜的不二人选。所以,没错,我心甘情愿地耗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与精力,来纠正围绕着这个人的种种荒诞不经的谎言与恶意诽谤。但愿随着特罗古斯这个罪魁祸首的凄惨死去,人们能够擦亮双眼,摒弃偏见,倾听并接受这被掩盖已久的真实的一切。”
戴头巾的男人嗤之以鼻,然后喝了一口酒。他不相信阿卡里乌斯的话,但至少可以理解这个人帮助贵族的理由。他所做的不是别的,只是纠正谎言和诽谤。正因为如此,这家酒馆里的人可以容忍他的行为,即使他们不喜欢。
距离亚历山大统一西阿哈德尼亚帝国边境已经过去了几个月,现在春收已经开始。亚历山大引进农业技术后,西阿哈德尼亚帝国出现了无数怀疑论者。然而,随着农民们耕种田地,从地里收割庄稼,他们意识到庄稼产量增长了多少。
三田制不仅增加了25%的农作物产量,而且有了重型犁和马轭,农民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种植更大的土地。因此,有了更大的田地和三田制,西阿哈德尼亚帝国的农作物产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高。
虽然只有南洲,阿哈德尼亚半岛和伊利里库姆能够引进这些技术,但从西部土地上种植的食物足以为整个帝国提供一年的粮食。当然,这些收成中的一部分被储存起来以备日后使用。毕竟,这只是今年两次收成中的一次。
目前,亚历山大正走过一个农庄,那是他在叛乱期间前往拉文纳途中烧毁的。尽管这里发生了大屠杀,但阿哈德尼亚人已经重新安置了该地区。因此,当少数帕拉蒂尼人和他们的皇帝大步走过村庄的街道时,当地居民感到有些惊讶。
亚历山大看着人们把收获的粮食堆成堆。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心痛的是,享受他创新成果的人们并不是曾经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当皇帝路过一个正在玩弄麦穗的小女孩时,她的母亲因为害怕进入村庄的阿哈德尼亚军队而迅速跑出来将她拖进屋里。亚历山大看到这一幕只能叹息一声,然后走向了负责管理这个村庄的人。
在亚历山大的新军事独裁统治下,城镇的控制权从行政长官,议会和议会手中转移到一名军官及其士官队伍的手中。
至于帝国的军事结构,则是元首制和统帅制的混合体。虽然野战军被重组为正式的元首制军团,但马拉仍然保留,尽管是全职士兵,但训练和装备都比其前辈更优秀。
这些马拉不仅充当每个城镇的防御驻军,还充当其占领地区的统治者。对于像这样的小镇,负责的军官通常是一名百夫长。至于驻扎在里面的士兵数量,则取决于该地区的潜在威胁。有些城镇会收到一整队马拉,而其他城镇会收到一到两个百夫长。
每个城镇都会建造一座堡垒作为城镇的主要防御手段。建造堡垒的初衷是,当敌人进攻时,城镇居民会撤离到堡垒,士兵们会在那里保护他们,直到有一支野战军赶来击败敌人。
这个城镇的城堡还在建设中,但营房和军官宿舍已经建好了。于是,亚历山大亲自走进百夫长的宿舍,百夫长正在努力查看账簿,批准完成城镇防御建设所需的费用。当百夫长看到皇帝走进房间时,他迅速停下手中的工作,立正站好。
“皇帝!我没想到你会来拜访我们。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亚历山大脸上露出苦笑,环顾了办公室片刻,然后说出了他来访的原因。
“看到这个城镇的人们兴旺发达,真是太好了。以前住在这里的人们遭遇的下场,真是太可惜了。虽然我努力避免他们遭受的命运,但最终还是发生了一场大屠杀。因此,我想在城镇里建立一座纪念碑,纪念那些遇难者。你不必担心我自己要支付的费用。你觉得呢?”
百夫长听罢,不禁伸出手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脸上流露出一丝疑惑与不解。说实话,他着实未曾料到皇帝亲临此地找他,竟是为了这般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倘若皇帝不惜如此劳师动众,只为倾听一个身份卑微的百夫长的见解,他定然是不会选择缄默不语的。
“当然存在这种可能,但前提必然是要等到卡利亚的建设大功告成之后。待那时,我们当然能够竖立起某种雕像,以此来缅怀那些在革命的洪流中不幸丧生的英勇之士。”
亚历山大听到这里,微微颔首,随后便将话题巧妙地转向了其他于他而言至关重要的事务之上。
“那就好……我还想要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不知这个镇子当前的农作物产量究竟如何?”
百夫长闻听此言,迅速地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