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熊娃儿,头疼的紧!一天到晚的搁家里闹。”
“这事咱有经验,人乡里的私塾先生都说了,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不乖的,那就狠狠的打!”
“咱家儿子大牛,早年间也不是什么好娃子,好吃懒做。被咱打了几顿之后,现在可是挑粪的一把好手哩!”
“老哥哥,你也回去多打几顿,保管啊,这些娃娃,以后一个个也都挑粪挑的飞快!”
“哈哈哈哈,好,好!老兄弟你这话说的在理!咱记住了!哈哈哈哈!”
老朱开怀大笑,笑得开心至极,一群龙子龙孙看着那老农在那教父皇皇爷爷“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心中不忿,偏偏还都不敢说话。
只能偷偷的瞪上那老农几眼。
偏偏那老农没眼力见,当没看到一般,还抓着老朱的手说些挑粪、埋肥之类的诀窍,老朱也不厌烦,就坐在田垄旁听得津津有味。
别了那老农,又在其他家田地里也看了一圈,甚至赶了几个皇子龙孙下地里去,帮这里的老农种地扶犁。
有几个皇子帮了倒忙,还被老朱当场揍了的。
而后,老朱便带着一大群人寻了一株路旁的大树,坐在树荫下教育起这些自己的儿孙们来。
“这治理一邦,说难也难,说容易,却也容易。百姓们有饭吃,天下也就稳了。”
“百姓们要如何有饭吃?首要的,就是让他们有地种,有存粮。治国的学问,全在这种地里。”
“要怎么种地,怎么让百姓们有饭吃,就要看你们到了封国以后当地的情况。”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对于田土,都有自己的法子。官田制、井田制。这些你们在大本堂,你们的先生该都和你们说过。”
即将要去就藩的皇子中,有人仔细聆听,如楚王朱桢、蜀王朱椿。但更多的则是一副兴趣缺缺的模样,如齐王朱榑、代王朱桂等。
看他们的模样,虽也慑于老朱的威势,做出一副仔细聆听,还时不时点点头的样子。
但以朱肃的经验,早看出了他们其实是在装装样子,实际上早已魂飞天外了。
老朱不管,虽也扫了他们一眼,但仍旧自顾自的向这些儿子们传授着自己的经验:
“这田土怎么分,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唐时的均田制看似人人都有田种,但最后,还是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事。”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升斗小民,始终斗不过大族世家。大族世家靠着权势,用这种法子兼并着田土,导致最后百姓无立锥之地,朝廷也无田可授。”
“百姓们没了田,没了地,怎么办?只有反,只能反!他们没有活路了!反了的百姓,比什么官僚大族,什么世代簪缨都要可怕。先人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些当官的势力庞大,平日里看着唬人,实际上最多就敢搞些阴谋诡计。”
“百姓们平时看着不值一提,但要是逼急了他们……他们能把这天地都给掀了!你们明白了么?”
一众皇子龙孙之中,有人深深点头,若有所思,有人撇了撇嘴,不以为然。
年纪小一些的辽王朱植有些不明白,问道:“爹,按您的意思,这些官僚大族,可不都是我们江山的蛀虫。”
“把他们全都一网打尽了,那天下不就安宁了吗?”
他童言童语,却是逗的老朱,以及朱樉、朱棡等几个年纪大些的皇子们哈哈大笑。朱棡笑道:“老十五,没了官员,谁来坐堂、谁来缉盗、谁来巡街、谁来判讼?”
“你这个辽王亲自来么?”
朱植挠了挠头,直觉自己确实问出了个傻问题,不好意思的缩到了自己最亲近的朱椿身后去了。
“老十五的话倒也没错,官里头,难免的就要有蛀虫。我们不得不用他们,却也要压着他们。”
“要防着他们坐大,不能让他们吃的脑满肠肥。”老朱道。
“以前的皇帝,要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喜欢用权术,用平衡。甚至还有自以为这就是帝王之术,为自己操弄权术的手段而沾沾自喜的。”
“但这样会内耗自己的国力,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君主的自己没能力,只能给他们找一个对手。”
“你们要是有进取之心,到了封国后,还想开拓的,就不要用这种法子,要用更加堂堂正正的法子压着他们,让他们朝着你们要去的方向做事。”
老朱说到这里时顿了顿,蜀王朱椿低头沉吟许久,忽然抬起头来,道:“孩儿明白了,您老的意思是,那些官僚大族,我们要用,却也要防着。”
“防着他们耗用国力,防着他们荼毒百姓。权术的平衡手段,可以守成却不能开拓。要开拓,还要用堂堂正正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