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连串的宏大问题,拷问着当世的聪明人……刘伯温、宋濂,乃至现在的老朱,或许都曾经有过思索,他们犹豫和纠结着,对未来没有信心。
最后才决定,在现有的法统上修修补补,拿来就用……毕竟现有的法统已经被验证了,至少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保证皇帝的至高无上。
保证“家天下”的合理性。
大明开辟了新的时代,却又仿佛只是其他封建皇朝的幽灵,这个新生的皇朝一只脚踏进了新的时代,一只脚还在旧时代的泥潭里挣扎。
若是按照原有的历史,老朱好容易推翻了大元朝,最后,仍旧选择了原有的,汉武帝时代传续下来的法统。
大明的剧本,也就和先前的历朝历代几乎相同:依旧是从强盛,渐渐走向了文恬武嬉。
党争不断,改革推行不下去,皇帝越来越昏聩无能,边境的蛮夷崛起,最终凄惨亡国……重温旧梦了属于是!
到底该怎么办?
历史上,在经历了白骨如山的惨痛教训之后,明末的思想家们开始彻彻底底的反思,到底真正的皇帝该是什么样的?大明又为什么会灭亡?
无数日夜的苦心焦思之后,有人写出了明夷待访录,提出了原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上古之时,人们因为私心,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没人去做,危害大家利益的坏事,又没人敢挺身而出……直到上古贤君出世,不计个人得失,兴利除弊,以千百倍的勤劳,治理百姓,才有了三代之治。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三代之后的君主,把天下视作私产,尽占天下之利,把天下人当做客,自己当做主,一个人当皇帝还不够,还要传之子子孙孙,敲剥天下人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这还是真正的为君之道吗?
这是在大明灭亡之后,一些遗民从血泪当中总结出来的教训。
试问真正的为君之道是什么?
天下该如何治理?
穷极大明一朝,或许都没有人想明白,大明之后的三百年,鞑清文字狱之下,更没有人敢想了。
而现在,朱肃则给了老朱一个备选的答案。
未来的君王虽然秉承天命,而天命既是人心,人心既是安乐。
天下之土地并非天子私产,而是受之于天,分之于民。
未来的天下,核心就在于安乐!
因为老朱驱逐了鞑虏,给了天下百姓安乐,所以朱家便有天命!
而天命之下,皇帝有权将自己的权力交给官员,使官员为自己治理天下……官员是盛放权力的公器!
而权力出之于皇帝!因为皇帝,是为了使百姓们的安乐存在的!
为了这个目的,皇帝使用这个权力,天经地义!
若是这个法统的框架完全形成了体系,完全可以总结成日后百年的金科玉律,甚至可以传承更久……只要趁着老朱这个开国皇帝对国家的无上把控力仍在,推动这一套主张落实,大明的法统,就将迥异于那些皇朝。
这是一条全新的路!
而提出这个法统的朱肃,也将和董仲舒一样,被捧上神坛……一位成就远超朱子的圣人,就要冉冉升起了。
这件事情着实太重要了。
“若是,日后百姓不愿我朱家子弟为皇帝……”老朱的眉头皱起,说出了自己对于这套法统最大的担忧。
“那就说明,皇帝使百姓民不聊生,百姓已经没有其他退路,只能对我朱家群起而攻之了。”朱肃肃容道。
“即便是按照原来的法统,父皇您以为,我朱家就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持天下神器吗?”
“自从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我华夏子民,就绝不可能成为麻木不仁,任人宰割的鱼肉。”
“父皇您先前欲编制户籍,限制百姓流动,希望大明上下从此成为一潭不变之死水,以为此为万世之基,但最后的结果你也知道了……”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可有因为大明的户籍律令,就停止在四处流窜?或者您想要阉割百姓血性?身毒而今亦有我大明租界,您也该知道那边是什么样的情况了。”
“纵使种姓之制已经根深蒂固,百姓们毫无血性……但身毒国中,仍然没有一个长久稳定的政权。因为百姓没有血性,任何人都能来踩上他们一脚!”
“甚至于百姓麻木不仁,国中上下,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