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敌人激战了整整一昼夜,抛开当场击毙的敌人不说,抛开负轻伤可以跟随大部队一起撤出棠吉城的不说,在我们连续炮击下,他们应该有大量身负重伤,根本无法移动的伤员,我们真的连一名俘虏都找不到?”
戴安澜的话不是对高吉人副师长说的,也不是对周之再参谋长说的,这两位助手虽然都是谋略过人精通军伍的人才,可是在特种作战,搜索残敌抓捕俘虏方面,真正的专家还是雷震!
面对戴安澜的询问,雷震无言的摇了摇头,他亲自带着翻译,去向当地人询问,但是这些土生土长的缅甸人,一概用沉默的态度,拒绝向雷震他们提供任何情报。就是在这些缅甸土著那一张张紧绷的脸上,雷震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浓浓敌意。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那些在二百师进攻中,身负重伤的日本军人,应该都是被些缅甸土著给收容起来了。
但是雷震有什么办法?像那些进入中国,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日本士兵一样,用还沾着鲜血的刺刀去威逼,在激情民变后,再用机关枪去血腥镇压吗?
在四处都是一片沉默,到处都是敌视眼光的棠吉城,雷震整整搜索了一天,也只是找到了极少数日本军队撤退时来不及销毁的文件,确定这支守卫棠吉的部队,就是一个月前,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突进三百余公里,迅速支援竹内宽部队,将史迪威中将所制定的“同古会战”计划彻底粉碎的第五十六师团下辖部队!
根据远在重庆的军委会军令部里,那些头脑不俗却因为相距太远,情报交流不够通畅,怎么看都有几分闭门造车的高参们集体判断,这一批四月二十日突然进攻,攻破乐可城,然后马不停蹄一路北下,以奇兵姿态攻破远征军战略重地棠吉,逼迫第五军回师救援,就连二百师这样一支在同古城血战十二天,经过长达一个月休整免强恢复元气的精锐部队都要重新战场的敌人,只不过是五十六师团为了骚扰远征军,打乱他们的战略计划和部署,而特意派遣出来,一支人数大约在两千至三千人的快速突击部队罢了。
从今天二百师和敌人交手的情况看,这批二十四日攻陷棠吉城,二十五日就遭遇远征军凌厉反击的敌人,的确和重庆军令部那些高参们的判断不谋而合。
可是在戴安澜的心里,却有着一个无论他如何开导自己,都无法释怀自己的问题……那个擅长丛林与山地作战,最喜欢出奇制胜的渡边正夫,真的只是为了骚扰他们,而派出一个联队孤军深入,最后大模大样的守在棠吉城,任由中国远征军集结优势兵力,对困守在棠吉城的第三联队,发起凌厉的反击吗?
还有,以五十六师团这样一支被命名为“龙战团”的铁血劲旅的战力,和全师团官兵对天皇近乎疯狂的绝对忠诚与崇拜,没有特殊原因,他们一个联队防守棠吉城,就算二百师的攻击再猛烈,也不至于仅仅用了一天多时间,就主动撤出了防区吧?
如果只能做到这一点,渡边正夫和他带领的第五十六师团,又凭什么在人才济济,到处充斥着军国狂热气息的日本陆军内,获得了“龙”这样一个代表绝对尊严与实力的称号?!
看着面前的缅甸全境军用作战地图,戴安澜发现,他真的无法判断渡边正夫的计划,更无法推测出自同古城会战后,就又从盟军情报网上彻底消失的五十六师团动向。
要知道擅用奇兵之人,必然拥有跳跃性思维,喜欢不用常理出牌,更兼具赌徒的特性。戴安澜是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的学生,从一名中尉排长在战场上一步步的向上攀爬,早已经在军营里拥有了谨慎与稳重,这两项指挥官必备的素质。突然遇到渡边正夫这样一个使用奇兵的战略大师,想要追上对方的思维节奏,从而判断出对方的动向,那未免太吃力了一点。
再次看了一眼被自己特意传唤到师指挥部的雷震,感受着雷震这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身上纵然终其一生,也不可能稍有褪色的最原始气息,戴安澜突然问道:“雷震,如果你是渡边正夫,你会带领五十六师团怎么作战?”
一说完这几句话,戴安澜就不住暗暗摇头苦笑。
虽然雷震是谢晋元精心培养出来的徒弟,他也在小单位局部作战方面,展现出不俗的统率力与指挥技巧,但他毕竟只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孩子罢了。没有在黄埔军校,接受正规系统军事化教育,没有一步步在战场上、军营里积累下来的经验为基础,他又怎么能指望这样一个在大山里长大的大孩子,能够看穿渡边正夫这样一位沙场宿将精心设计的战略计划?
但是雷震却回答了,而且回答得很快,“我们正在玩火!”
迎着戴安澜略略不解的眼神,雷震道:“我军统帅部过于轻敌,那些高参们普遍认为,我军三个师,能顶得上敌人一个精锐师团。可是根据昆仑山战役和我们二百师在同古城战役中的经历,我们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