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千是有的,若是消息放开,可能会更多一些,七八千甚至万余人都是有可能的,这些都是主事人和一些好手,具体的伙计可以到那边再招募就是了。
估计有……等等……”
毕自严回答到这里停顿了,似乎知道袁可立的想法了:“阁老,你不会是想拿这笔银子来补给百姓吧,
按三百两银子一个名额和一万人算,这就是三百万两银子,房屋有七十万座,平均也就是四两半左右,也不够呀。
而且若是开了这个口子,百姓养成习惯后,那问题可就大了。”
“的确是打算动用这笔银子的,但不是直接补给!”
袁可立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朝廷在中南半岛设立皇家银行,百姓们从皇家银行借一部分,免息的,
由商人购买名额的这部分资金来弥补利息,如此就能解决上短期缺少银两的问题了。”
“倒也是个办法,可百姓们愿意借吗?本来盖座房子和置办家具还有结余,现在不仅不够了还要借银子,这……”
毕自严苦笑和无奈。
三百万两银子他倒是无所谓的,反正都是意外之喜,只是暂时弥补银行利息,左手倒右手,还是进了国库。
问题是华夏百姓自古都是存钱过日子的,现在让他们借银子估计很难接受,哪怕是为了他们好。
但恰恰的是百姓们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放弃了这种好。
皇帝如此好的规划因为银子的问题而放弃,他是真舍不得,可他也不能开这个口子的,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无底洞。
长痛不如短痛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真到了抉择的时候那是相当难的,尤其是涉及到银子的问题上,更是如此。
看着毕自严的神色,崇祯轻声道:“朕这里也有两个法子,估计能让百姓们动心。”
崇祯说着,从龙案上取过几张宣纸递给了三人,三人接过后凑在一起看了看,竟然是各种房屋的平面草图,上面标明了尺寸和用途。
“朕的打算是不建则已,若建就一次性到位,由民间的一明两暗全部建成三合院的形式,尺寸由原来的宽十二米进深六米,改为宽十四米进深八米。
宽十四米可以做成中堂和两侧的卧室以及一个粮仓杂物间,东厢房作厨房和餐厅,西厢房做成两个卧室。
且建的时候,房屋稍微比大明的高一些,因为那边高温,高一些也会凉爽一些。
范爱卿,你觉得可行吗?”
“可以!”
范景文沉吟了几息后给出了回答:“增加宽度和深度并没有违反大明律规定的标准三间五架,虽然占地面积增加了一些,但成本上只是增加了不到两成而已。
臣粗略估算所有费用应该在二十二两左右。
但以前的那种只能住四五口,孩子大一些了就得另起新房,但改成这种之后,足够七八口、甚至十口居住了,从性价比和利用率上来说,远超之前。
和百姓们讲清楚,臣以为百姓们会同意借一部分银子一次性建到位的。
实际上一家三口安家费是二十两,最多借五两银子就足以度日了,一家四口的借三两就行,若是一家五口的基本就不用借银子了,没有利息,四个月一熟,压力不算大。”
“好!”
崇祯点了点头,继续道:“第二点,集中建设后,朕会在每个村子中建一座学堂,由县里指派一名秀才前去教书,
同意统一建设的百姓有优先入学的条件且免费,其他的则是正常收费。”
嘶……
袁可立三人倒吸了口凉气,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这一招简直是直接打在了百姓的命根子上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自古以来读书人的地位都很高。
百姓们不想孩子们去读书吗?肯定是想的。
可他们没有多余的银两去上学且朝廷也没有那么多的学堂给他们去上。
现在皇帝不仅建学堂,而且还免费,百姓们不得发疯吗?
不求能中了秀才、举人、进士,哪怕是多认识一些字,以后去城里找个伙干也比不识字的要好找的多。
现在大明在全力推动商事,海贸也做起来了,不识字你连经商的大门都摸不到。
只是借贷一些还是免息的,一年三熟的粮食产出,苦点累点而已,为了孩子的未来是值得的。
至于说教书先生,这点更不用担心,大明有多少秀才?
数万之多。
一个村子一两名秀才,也才一两万人。
再说了,只是启蒙、读书、识字、断句,也不一定能用的上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