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的!
周王室赐杖,先秦掌病、汉朝免赋税徭役、南梁存留养亲、隋唐悲田养病院、宋元家庭养老、明朝养济院等等。
例如先周朝赐杖,老者可以拄着这个杖去不同的场合,这个是身份的象征,旁人见到这样的老人都需要表示尊敬。
但百姓首先要考虑的是温饱,都吃不饱穿不暖尊不尊敬的有什么意义?
再如魏晋南北朝的律法倾斜,犯人需要执行死刑或者是被流放,家中无人照顾老人的话,那么犯人可以暂时暂停行刑,在家照顾老人,等人终老之后再执行。
想法是好,但谁能保证这个犯人在照顾期间会不会逃走?会不会再次杀人、劫掠等等?如果再次发生,那么这个责任算谁的?
是朝廷的责任,还是犯人的责任,如果犯人再次杀了人,家中有老人在,那老人是不是就是免死金牌?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来效仿?
……
相对于考生们的议论,负责改卷的考官们则是稍微轻松了许多,以为皇帝在考试结束后,就差人送来了策论中涉及出处的典籍、出题目的、考察范围、得分明细等等。
以众考官的能力,待所有试卷弥封、誊录、校对完成后,他们也讨论出了每到策论的大致方向,不说轻松拿捏考生的试卷吧,肯定不会像刚开始看到策论题目时那么的心惊了。
一份份的试卷如流水般在考官们笔尖划过,他们由开始的好奇考生们会不会给出新颖、可行的方案,结果不是错误连篇就是老生常谈,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就例如第二道策论,叽里呱啦的讲了一大堆,但是却是连最基本的老人的标准都没有确定,这就跟犯人马上就要被砍头了,结果还不知道犯了什么罪。
若非是改试卷中,试卷被弥封了,他们非得将考生们拉过来抽两个大嘴巴子。
改卷的工作极其的枯燥,尤其是最后的策论题,众考官看的都麻木了。
可民间的议论却是持续高涨,除了对策论题本身的回答之外,他们从这些策论题目上看到了很多皇帝所关注的信息。
搞不好这些都是未来的政令,事关他们的生活,由不得他们不关注。
一条条奇思妙想如同考前迁移百姓等等讨论出的方案被汇总了出来送往宫中,摆在了崇祯的案头之上。
在百姓讨论中、考生的期待中,持续了半个月的阅卷工作才是彻底的结束。
贡院聚奎堂内,看着汇总出来的分数,众考官大眼瞪小眼,他们不敢想象放榜之时是何等的场景了。
刘宗周叹了口气:“英国公、李阁老,我们一起进宫面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