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茅国卿士贵族眼中,齐侯购必然会因此大怒,甚至派遣甲士前来缉拿元凶。
茅国虽与鲁国同宗,齐侯购却算公子壶母舅,真要缉拿元凶,鲁国也无话可说。
姬宫湦简单思索片刻。
“倘若茅国卿士贵族知晓,其等将会并入鲁国,齐国亦会因为公子锦鸳有意战败,极有可能陷入内乱,其等将会如何抉择?”
寺人尨拱手上前:“敢问大王,如此机密之事,果真要泄露给茅国卿士贵族?”
姬宫湦笑道:“齐国八月初征讨莱夷,如今已整装待发。待消息传至齐国,公子锦鸳已然战败,因此算不得机密。”
内史伯朙亦深以为意。
“倘若能够不费一兵一卒,便将茅国并入鲁国,吾等应当将上述之事,悉数告知茅国卿士贵族,争取早日促成此事。”
姬宫湦颔首:“那便如此明定!着鲁侯称派遣使者前往茅国,以同宗慰问之名,对茅国卿士贵族旁敲侧击。尤其要重点提及,孤王身处姚地,五千王师甲士亦在姚地。”
寺人尨与长羽甲士当即领命,二人一同前去执办此事。
内史伯朙则有些疑惑:“大王,羽林军仅只调派两千甲士,何来五千王师甲士?”
姬宫湦道:“圣贤曾曰,兵者,诡道也,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羽林军驻守姚地码头,谁敢亲自前来一一点算。”
内史伯朙点点头:“大王圣明!即便羽林军仅只数百甲士,各诸侯国亦不敢轻易招惹。”
姬宫湦转而望向屠慕。
“尔方才始终沉默不语,可是有别样见解?”
屠慕挺身拱手:“启禀大王,臣只是认为,茅国、庇国、韦国、郜国等诸侯,皆为蕞尔小国,只需稍加安排即可,无需耗费心力处置。”
姬宫湦好奇心起:“依尔之见,何事方才需要耗费心力?”
屠慕道:“卫国有长狄之祸,宋国有子嗣之乱,齐国有败军之灾,鲁国有空耗之弊,陈国、楚国、燕国等,却始终未有分崩之策。”
姬宫湦嘴角微翘:“并非没有,而是时机未到。尔若是令有妙策,孤王亦可提早实施。”
屠慕先是拱手行礼,接着站起身,如内史伯朙一般,缓缓走到简陋堪舆图前方。
“陈国讨伐徐夷,如若战胜,大王所言淮泗地区,将变成陈公燮囊中之物。淮泗子民骁勇善战,大多不服王化,却对陈国鲜有敌意。”
“将会如何?”
“陈国只需广纳淮泗子民,再稍作煽动,便能顺势崛起,成为大周最大隐患。”
“该当如何应对?”
“臣以为,当以玄甲军为主力,率先北上攻取淮泗地区。龙骧军则继续按原定计划,扫清江淮中下游。”
姬宫湦眉头一皱:“孤王曾与陈公燮约定,助其讨伐徐夷,换取淮水上游北岸疆土。如今疆土已归大周,孤王岂可言而无信?”
屠慕狡黠道:“徐夷乃徐夷,淮泗为淮泗。即便二者疆域临近,亦不可混为一谈也。”
内史伯朙一改此前谨慎。
“启禀大王,臣以为,屠慕此策确实可行!”
姬宫湦问:“如何可行?”
内史伯朙脱口而出。
“其一,淮泗诸侯大多弱小,且与夷族混杂而居,内部极其散乱。单凭玄甲军便可轻松取之,使其提早并入大周。”
“粮食物资从何而来?”
“这便是其二,吞并淮泗诸侯时,可搜刮其等府库,用于招揽民心。今岁关中与中原大熟,大周府库已经略有盈余。倘若仍是不足,可转运鲁国上缴新定贡品。”
“如何妥善安置淮泗遗民?”
“此为其三,安置淮泗遗民,如同此前淮夷,首要为打散其旧族群,其次预备前期过渡所需粮食物资,最后使其真正融入大周。”
姬宫湦轻叹一声:“淮夷部族至今仍处最后一项。”
内史伯朙却道:“大周地广人稀,打散与过渡均无问题。至于融入大周,可采取特别手段,从而减少诸如此类之困难。”
姬宫湦问:“有何手段?”
内史伯朙答:“征召淮泗遗民青壮,划入王师九军序列,优待青壮家眷,以此营造融入之初势。”
姬宫湦笑了笑:“安置淮夷部族,亦是采用此策。”
内史伯朙道:“与此同时,鼓励新国人照拂淮泗遗民,外加此前的淮夷部族。”
姬宫湦不再接茬,而是耐心等待内史伯朙讲述清楚。
所谓鼓励照拂,便是将淮泗遗民及淮夷部族打散后,鼓励与其等比邻而居的新国人,襄助其等更快融入大周。
凡是积极参与的新国人,均可参照一定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