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御书屋 > 明末:糟糕,我被东林党包围了 > 第407章 复刻加农炮(1/2)

第407章 复刻加农炮(1/2)

    张世康将汤若望从福建带回京城,为的就是这老头儿所掌握的火器知识。

    所以年前一回到京城,他便将汤若望带去了西山大营里的小工坊。

    一来让汤若望与工坊内的宋应星等人熟悉,二来,他也有点受不了那老头儿的神神叨叨。

    从欧罗巴远渡重洋,来大明的传教士并不少,光是有名有姓记录在册的就有十几个位。

    这些传教士来大明的第一要务,当然就是为了传播宗教,但大明这片土地传教十分的困难。

    以至于为了投上位者所好,这些传教士们几乎个个都是六变形战士。

    不仅懂多门外语,甚至连大明的地方方言都会,还钻研火器、造船,诸如化学、物理数学等等,都有一定的造诣。

    当然,最虔诚的教徒,自然不会忘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的任务,只要一有机会,便会拿出他们的圣经来,向他们见到的所有人宣读主的恩典。

    茅元仪还要监督工地,张世康便带着自己的亲卫赶往西山大营。

    西山大营救在工地的旁边,张世康骑着二狗只需要一脚油门就到了大营里。

    他在西山大营里组建的那个小工坊,虽然也没怎么扩充,但经过一年多下意识的整改,如今也算是小有规模。

    不仅拥有了两三百位各式工匠,更是拥有茅元仪、宋应星、毕懋康、毕懋良、王徵等六七位各工种大佬。

    毕懋康是去年四月在张世康出征之后,应召前来的,老头儿之前担任过大明兵部和户部的官员,今年都七十岁了,早已告老还乡。

    不过毕懋康在得知张世康的抱负之后,还是拖家带口的来到了京城。

    不止如此,毕懋康还向张世康举荐了陕西的王徵,张世康便给孙传庭写了封信让他找人。

    王徵是去年十月自陕西抵达的京城,当然这也是个老头儿,跟毕懋康同岁,都七十了。

    当张世康走向西山大营的小作坊时,大老远便听到汤若望慷慨激昂的声音:

    “主说,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

    主还说……”

    “侯爷!”宋应星见到张世康过来,立即结束了听讲状态,并奔着张世康迎了过去。

    这段时间他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每天睁眼闭眼都是汤若望的主。

    一开始还能忍受,可自打那个王徵来了,他是真的快遭不住了。

    因为那个王徵也是那个主的教徒。

    在此之前,宋应星算是西山大营年纪最大的人,可自打毕懋康兄弟俩和王徵来到这里后,宋应星仿佛又成了年轻人。

    宋应星跑过来,毕懋康兄弟俩也踱步走向张世康,汤若望也就没了讲经的兴致。

    “汤教士,军营里不得传教。”张世康直言道。

    他费尽心思,就是希望给这些理工科大佬们,创建一个最好的科研环境,而汤若望的传教行为,很明显已经影响到了大佬们的心情,这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

    “侯爷,我只是趁着他们闲下来的时候,好吧,我知道了。”汤若望略显失落的道。

    这时候,五六个士兵牵着两匹马拉过来一门炮,这炮正是张世康自葡萄牙人手里买到的那二十门现货火炮。

    那二十门火炮除却留给广州铸炮厂一门作为研究对象外,其余十九门都由大明水师运抵了天津卫。

    也是在昨天,才又从天津卫运到了西山大营。

    “侯爷,这是小弗朗机人的铜炮。”汤若望一眼就认出了火炮的来历。

    毕懋康爷走过去围着那火炮观摩了一阵,并不时的点头。

    “侯爷,这应当是弗朗机人的二十四磅炮,这技艺,我大明已然是落后了。”毕懋康叹了口气道。

    毕懋康虽然已经七十岁,但其著作《军器图说》主要讲述的便是火器,可谓是大明的火器专家。

    毕懋康退休前,还专门为崇祯皇帝赶制武刚车、神飞炮等。

    只是他的火器思想一直不被朝廷重视,即使《军器图说》中已经明确记载了遂发式火铳的理念和制作方法。

    毕懋康将遂发式火铳称之为自生火铳,但这一条也并未被朝廷重视起来,一直到大明灭亡,遂发火铳也没有被批量生产。

    足以见得毕懋康在火器上的造诣。

    “是啊,那个什么书里不是说了吗,知耻而后有勇。

    毕老,本侯的意思是,以弗朗机人的二十四磅炮为蓝本,看看您能不能想办法复刻出来。”

    张世康指着那门炮道。

    毕懋康没有直接说话,而是对那门火炮又是摸又是敲的,研究了一会儿道:

    “侯爷,复制这种炮的难度只在炮管,这炮管应当是铜和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绝世强龙 正义的使命 光阴之外 宇宙职业选手 总裁,宠妻请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