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年将用这些种子种出更多的土豆地瓜,而到了秋季,便要开始进入推广工作了。
这事儿将交由户部配合,先期推广工作选在顺天府、陕西、山西三地,主要是说服工作和培训工作,包括土豆地瓜的习性等等。
山陕地区的干旱情况更为严重,又多山,而土豆地瓜对土壤要求偏低,就是山地也能成活。
年底同样要推广的还有玉米和花生,至于辣椒、番茄等作物毕竟不是主食,倒是可以先放放。
很可惜的是,张世康着人在东南沿海搜集新作物时,并未发现橡胶树的影子。
抛开粮食问题不谈,张世康觉得橡胶才是最重要的经济作物,有了橡胶,可以做的事就太多了。
不过这些事情都急不来,橡胶树传入中国的时间本来就晚,这种原产自巴西的神树,是到了二十世纪初才传入中国的。
“除了纺纱机和农作物推广,倒是还有两种重要的东西,需要两位帮忙研发。
这或许是王老的特长。”张世康笑着对王徵道。
王徵是毕懋康举荐的,毕懋康当然也跟张世康说了王徵的特长。
宋应星的特长是农业和手工业,基本都在轻工业的范畴。
而这位已经七十岁的王徵,研究的方向多在水力、风力、机械等方向。
王徵一开始信奉道教,而后改信了天主教,又从西方传教士那里学到不少知识。
他还著作《新制诸器图说》和《远西奇器图说》,主要讲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静力学知识,比如地心说、重心及其求解、求水体积、比重等等。
除此之外,王徵对冶炼、机械等重工业相关的技术也有研究,当初与徐光启并称南徐北王。
还别说,欧罗巴人将大明称作远东,王徵就将欧罗巴人称作远西,倒是挺适配的。
王徵和毕懋康不仅生于同一年,也终于同一年,崇祯十七年在得知大明亡国之后,七十多岁的王徵自杀尽节。
“侯爷,您有什么需要,可以尽管提,只要能够帮到朝廷,鄙人自会尽力。”王徵十分谦逊的道。
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但身子骨貌似不如同岁的毕懋康,只是双眸间都是真诚。
张世康看到王徵佝偻着身体,心间也有不忍,但见老头坚持,这才说道:
“我希望二位合力,研制出玻璃和水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