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诗人中的另类,但他更是中晚唐文人的缩影,历经千帆,却依然坚定自我。
诗人张籍小时候是杜甫的铁杆粉丝,把杜甫的诗烧成灰。
然后将灰和蜂蜜拌在一起,定时定量,每天早上吃3勺。
有一次,朋友去家里看他,看到张籍的举动。
朋友听了哈哈大笑,直说张籍痴人一个。
或许是年少时疯狂的吃灰,张籍的这首《秋思》也颇有些杜甫的韵味,在一众写秋思的诗词中脱颖而出。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一封家书,都交给信使了。
可是在送信人要走的时候,又重开家书,唯恐有没说完的话。
这种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满含真情,饱含对亲人家乡无限的思念。
安史之乱后,大唐衰落,杜甫从没有哪一刻认识到儒家思想的重要。
如果没有儒家思想君臣的约束,地方不听中央,国不是国。
杜甫对儒家思想的虔诚也影响着诗人张籍,他对杜甫每饭不忘君很是认同,张籍也一直在坚定地维护拥护中央。
杜甫知人情,关心民生疾苦,对百姓艰苦的生活抱有极大的同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深刻地影响着张籍。
“张籍中了进士后,五年内没有被任任何官职,依旧是四处奔波。”
“最后勉强谋得一个太常寺太祝的职位,官职九品,典型的芝麻官。”
“这个芝麻官,张籍一做就是十余年。”
“在这期间,他的生活丝毫没有起色,依旧是穷困潦倒。”
“加之患上了眼疾,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己生活的无力和无奈。”
“张籍曾经这样描写自己的经济状况,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
“好不容易一把年纪做了点官,却依旧如村中野夫一般贫穷。”
“他在《早春闲游》中讲述了自己因贫困和患病,常年不出门的窘境。”
“偶尔遇到早春美景,也只能勉强去看一看,他的生活状况连欣赏景色的能力都成了奢望。”
“若说早年间四处游历的张籍虽然也是漂泊异乡,但起码仍有康健的体魄可以跋山涉水。”
“而如今的张籍,位居末流官职,仕途看不见希望。”
“微薄的收入无以养活家庭,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仿佛永远走在命运不偏爱的轨迹上。”
“幸运的是,虽然此时的张籍只是个九品官。”
“但是他在当时诗坛的影响力颇为显著,孟郊、韩愈、白居易这样的诗坛大家都是他的好友。”
“好友们不仅对张籍的文采经常表达赞许,也时常对他眼下的困局表达着真心的安慰。”
“这些人生低谷时的友情总算是张籍的一点慰藉,也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中难得看到的一些温暖。”
“无论是天气的阴雨和黑夜的漫长,还是残破房屋中的漏风漏雨,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孤寂都韩愈都可以理解。”
“于张籍而言,韩愈不仅仅是仕途上的贵人,更是可以吐露真心的知己。”
“除此之外,张籍的很多好友也都写过诗作表达对他壮志难酬的不满和安慰,其中最著名的是白居易和孟郊。”
“孟郊在《寄张籍》中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张籍处境的不满。”
“他认为这样的有才之士却从未见过天子,住在偏远地区远离宫廷,也远离朝政,生活得像个瞎子一般。”
“但是他又反过来劝说张籍,虽然眼下壮志难酬,不然就先养好身体,静待来日的机遇。”
“白居易在《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中也感慨张籍生不逢时,历尽坎坷。”
“表明张籍的才华被埋没,更是表达对张籍官职太低,看不到出头之日的不满。”
“这十年的太祝生涯,张籍看遍了人生冷暖,世态炎凉。”
“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抱负,永远处在贫瘠且挣扎的状态中。”
欧阳修:张籍踏入仕途之前遇到了两个最重要的贵人,一个是孟郊,一个是韩愈。
在唐朝,要想入仕为官,除了科举考试,还需要有达官贵人的举荐。
30岁的张籍终于在和州见到了孟郊,这一年,是孟郊最为得意的时光。
46岁的他,终于考中了进士,实现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愿望。
两年后,孟郊给张籍引荐了另一个重要的贵人——韩愈。
在汴州,孟郊把张籍介绍给了韩愈,韩愈慧眼识才,他也很看重张籍。
次年,33岁的张籍终于考中了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