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陈震南的命令,一千五百人的特战队,五个人一组,前后保持大概五米的距离,开始陆陆续续的过河。
他们的动作井然有序,如同一条长龙缓缓在冰面上移动,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打破这冰封的宁静。
战马在过河的时候,脚下非常滑,蹄铁在冰面上根本无法稳住,发出刺耳的声音。
这让陈震南想起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过通天河的那一幕,他急忙下令:“兄弟们,用布包裹住马蹄子,牵着马过河。”
陈震南也牵着马缓缓朝着河对面走去,冰面在他的脚下发出轻微的吱嘎声,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
到达河对岸之后,陈震南这才安心了许多。
刚刚踏上岸边,陈震南便看见一支几百人的队伍正在缓缓朝自己这边走来。
那是一支气势如虹的军队,士兵们整齐划一,身材高大,步伐稳健。
陈震南的心中一震,目光锁定在队伍的首领身上。
那是一个膀大腰圆的男子,身披铠甲,浑身散发着一股威严与力量。
随着距离的拉近,陈震南终于看清了这个男子的面容。
那人大约三十多岁,满脸的络腮胡子,眼神中透着无畏与果敢,仿佛一头随时准备出击的猛兽,陈震南猜测此人应该就是艾子君。
没错,陈震南并没和艾子君见过面,而且二人之间通过奏折交流的也不多,只有十多次而已。
虽然没见过面,而且交流不多,但陈震南却对艾子君印象深刻。
艾子君的形象在他的心中早已被勾勒得栩栩如生,仿佛一个老友。
艾子君并非是跟着陈震南从岭南杀出来的将军,而是原本大武的镇北王,是武云音父亲一手带出来的将军。
大武王朝被叛军进攻的时候,艾子君本想带兵去救武云音的父皇。
但可惜的是,叛军进攻的速度太快,还没等艾子君遇到叛军,京城就已经被攻破了。
随后,艾子君递交了降书,条件是继续保留自己的镇北王身份,让他可以继续镇守东北,如若不然,便提兵南下,与叛军决一死战。
叛军虽然攻下了京城,但也是元气大伤,艾子君的东北军十万之众,叛军根本无力再战,只好答应他的条件。
最终艾子君保留了镇北王的身份,东北军没有丝毫损失,继续镇守东北。
他的这一决定,让许多人感到不解,但陈震南却能理解,非常符合陈震南的做事风格。
不管到什么时候,一个人口充足,地大物博,战斗力强悍的国家,朝廷被推翻了,那就代表这个朝廷背叛了百姓,改朝换代,合情合理。
陈震南自然喜欢忠诚的人,但是愚忠的人,他很同情,但却并不可怜这样的人。
后来,陈震南举起了反旗,人们议论纷纷,对于陈震南为了一个女人而造反的事情传遍天下,有的嘲笑,有的敬佩,有的则是深深的不解。
艾子君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起兵响应。
他是个军人,他的心中有着自己的骄傲和坚持,他不会轻易地跟随一个他不了解的人,更何况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叛军在陈震南的进攻下节节败退,连续被攻破城池。
艾子君没想到,叛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也没想到这个忽然冒出来的陈震南,竟然如此神勇。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叛军在败退的过程中,竟然开始对百姓烧杀抢掠,然后朝着大炎的方向退去,明显是想要加入大炎。
这种做法可是艾子君无法接受的,带着满腔怒火,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起兵攻打叛军。
与此同时,陈震南那边却放缓了进攻的速度,这让艾子君感到不解,他甚至以为陈震南是想利用自己,让他和叛军之间互相消耗。
但过了一段时间,艾子君才知道,陈震南之所以进攻速度放缓,是因为路过灾区的时候,一路帮助那些受到劫掠的百姓们搭建房屋,建设粥厂,连士兵的口粮都被陈震南拿出来赈济灾民。
艾子君得知此事之后,深为感动,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他带领东北军截住叛军的去路,并且派人联系陈震南,想要前后夹击叛军进行决战。
这是艾子君和陈震南的第一次沟通,双方直接达成合作。
最终,在双方的联合进攻下,那群只剩下酒囊饭袋的叛军,被陈震南和艾子君联手歼灭。
艾子君在大获全胜之后,并没有夺取叛军的财物,而是直接带兵赶回了东北。
回去之后,艾子君派人给陈震南送去消息,自己可以投降,但要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