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拱手道:“是。”
说完翻身上马离开。
他过来这一路也看出来了,路上的尸体明显少了,且难民们没有想象中的暴躁,可见这位夫人安排得很好,他们大人落后几日也没什么大碍。
信使回去禀告的时候,沈言一行人还在赶路,他们已经走了一天一夜,人和马都累得够呛。
看见信使回来,沈言都顾不上辛苦,急忙让他上前回话。
信使把江若云交代的话说了一遍,沈言明显松了一口气,让队伍停下来休息,自己则把消息整理一遍,开始制定接下来赈灾的具体措施。
规划好之后,他写了两封信,让人分别给附近两个府城的知府送去。
灾区粮食有限,坚持不了几日,他带来的也不算多,既然要把难民安置好,就得要足够的粮食才能安抚住难民,之后才能谈重建家园的事情。
只是沈言还是算漏了一件事。
他是四日后跟江若云一群人汇合的,因为江若云吩咐一天只给难民一碗粥续命,粮食倒是暂时还不缺,缺的是药材。
他们带来的药材和城中药铺的药材基本都掏空了,但患病的难民依旧很多,这些天下来,大家的情况只是有所缓解,还没有彻底康复,所以每日都要喝药。
沈言一到,都来不及客套,就着急忙慌去找药材了。
他专门派了人去临近的府城买药材,另外这边的难民也不能闲着,可以去山里找药材来卖钱,十斤药材换一碗粥,想要的人就得去山里找药材,却不能用杂草滥竽充数,一旦发现就要挨揍,还会取消领粥的资格。
这样一来,倒是给无所事事的难民找了事情干,由官兵统一指导,认识各种药材,然后各自上山去找,找够了就能换吃的,大家没有任何怨言,每日成群结队地上山采药,体力反而越来越好了。
之后江若云和董老几人又加强了药方的配制,仅仅四五日,那些轻症的难民就好了大半,重症的病人也开始转轻。
这期间,王大夫和董老都不小心染病,但一路来防护有加,又只是轻症,吃了两日药就好了,江若云重重的松了一口气,比她想象中的好太多了。
沈言来到之后,考虑到现在钦差的队伍里是沈言做主,江若云等人就直接跟着搬到县衙住了,一来住的舒服些,晚上能好好休息,二来也能向百姓们证明他们的身份,确实是朝廷派来的,不是假冒的。
这日晚饭后,沈言带着身边小厮来到江若云一行人住的院子,先去探望了一下董老和王大夫,然后对着江若云说道:“在下有事情想跟夫人谈,借一步说话。”
江若云点点头,跟着他去了外面的院子。
“沈大人,是有什么事?”
江若云坐在石凳上,提起茶壶给两人都倒了茶。
沈言说道:“在下是心中有所不解,这才来问问夫人的意思。按照之前梁大人与在下说的,夫人该要准备扬名的,如今怎的直接用朝廷的名义,是有什么新的计划吗?可有在下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江若云还以为是什么事,听他这么说倒是了然,笑道:“没什么计划,之前是想着不是沈大人负责,我们就不与你们一路,各做各的,这样便于扬名,可后来出乎意料,我们先到,用了景王的名声才让当地官府乖乖办事,除了用朝廷的名声,再不能用别的,就只能这么办。”
既然是用了景王的名声让当地官府办事,那就只能给景王和朝廷扬名,但江若云明显不想给景王送好处,所以干脆打着朝廷的名号做事,反正如今的皇帝确实是个好皇帝,他们做这些也不亏的。
沈言愣了一下,没想到竟还是因为自己速度慢了才误事,有些愧疚,说道:“若是在下早一些动手就好了,没想到拖了这么久,耽误了最佳时机。”
“无妨,天意如此,沈大人不必介怀。”
江若云却并不是很在意,沈言能在关键时候做出选择,直接顶替钦差主位带着人在赈灾,已经比很多人强了。
至于给小君扬名这件事,也不必过于着急,反正事情都是她们做的,等真到需要的时候,大肆宣传自己是先太子的人就行,顺便把景王中饱私囊,贪了当年修建河提的银钱,那时候,百姓自然不可能再对景王有什么好感。
不过这些她并不打算跟沈言说,都是些没影的事,说了也没用,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又有什么变化。
相比之下,沈言看着淡然处之的江若云,心里很是佩服。
之前听说梁烨娶了一个农家女的时候,大家都在为他可惜,觉得他完全值得更好的女子,但如今,他却又觉得梁烨很幸运,能遇上这般有能力又智慧的姑娘,行事作风丝毫不比京中贵女差,反而更加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