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爆炸的时候,千万不要趴在地上。不,我不是说要站起来……”麦克尼尔结结巴巴地向附近那些尚显稚嫩的民兵们解释着一些对他来说属于常识而对民兵们而言需要用血的教训来总结的经验,“这问题……一句话说不明白。”他看了一眼身旁充当临时翻译的伯顿,“炮弹或是导弹在地面爆炸时传来的震荡波足够把你们的内脏震碎,这是野战和巷战尤其是争夺房屋的战斗最大的区别之一……”
“又不能站着,又不能趴下,那我们该怎么办?”一名少年民兵举手向麦克尼尔提问,他那好奇的眼睛里写满了求知欲,“总要有个办法才行。”
“没错,总要有个办法,这就是许多国家的军队总结出了几套专门提高体能的训练方法的原因之一了。”麦克尼尔让伯顿帮他再充当临时动作示范,“比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办法来在敌方进行大范围炮击时避免被弹片和冲击波所伤……”
彼得·伯顿并不是很情愿扮演临时教官的角色,他从来对民兵的战斗力没什么信心。用他自己的话说,让卡萨德的战地教士去给这些民兵打鸡血、提高战斗意志,或许还有戏;但涉及到具体的军事素养问题,任何人的天才发明都弥补不了教育缺失带来的空白。同样不怎么喜欢学校的伯顿这一次郑重其事地对麦克尼尔说,他没信心教会一支人均文盲的部队怎么打仗。
“问题并不在于仅仅不认字。”他向麦克尼尔提起了自己过去的许多经验,“……思维方式、对命令的理解还有做出决定的逻辑关联性,这些都存在着全方位的问题。别说是我们了,你把舒勒弄到这里也不能把他们教好。”
“自己会做学问和怎么当老师是两回事,伯顿。”麦克尼尔心虚地披着从地上捡来的长袍,他越来越认为阿拉伯人的这种服饰在风沙颇大的地方非常实用了,不然他将把无穷无尽的时间浪费在清洗不同的衣服上,“先别着急指出我的错误,其实我完全理解你的想法,但……我还是想留下一些能够证明我们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奋战过的遗产,我是说,等到我们的意志离开这些躯体之后。”
伯顿对此嗤之以鼻,他一向认为人们留下的痕迹迟早有一天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流水抹平,甚至可能更早地在外力作用下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他无法拒绝麦克尼尔的另一个理由,那就是想办法提高黎凡特旅的组织性对于协助卡萨德建立环绕信仰卫士团的包围网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他们需要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和更多的胜利来拉拢外围部落武装。毫无疑问,若是黎凡特旅在接下来的混战中损失惨重,也许事情就会朝着另一种方向发展:迫不及待地介入战斗的第三方势力企图坐收渔利。
进入2003年8月,席卷全世界瘟疫带来的恐慌已经胜过了此前半个多世纪来笼罩在人类头顶的核战争的阴云。不同程度地被瘟疫波及的各国都在尽其所能采取措施拯救患者并避免更多的患者进入境内,但这些努力并非总能够奏效;此外,平日蛰伏起来的野心家和理想主义者们从这天下大乱之中窥见了机遇,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希望能够在危机结束之前趁着全世界群龙无首的机会得偿所愿。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第一个吃螃蟹的伊拉克人反而陷入了另一种僵局之中:伊拉克军队没能和同样心怀鬼胎的土耳其军队两面夹击消灭库尔德斯坦,反而被顽强的库尔德斯坦军队拖在了战线上;更要命的是,伊拉克境内又出现了已经被未知瘟疫感染的患者,这也意味着巴格达方面必须将大量资源倾斜向民生领域,由此带来的巨大压力让信心十足的将军们很快不堪重负。尽管如此,他们还不知道有人替他们解决了本应同时逼近的麻烦。
艰难地采纳了麦克尼尔的建议、将原本用来防备伊拉克军的兵力转移去保障后勤补给路线安全的卡萨德仍然在勉强维持他的民间武装联盟,他对胜利的信心从未动摇,而且他已经看到了穆罕默德·阿夫利态度松动的迹象。在安巴尔省境内,那些原本在卡萨德的预判中会加入信仰卫士团一侧作战的部落武装令人惊异地保持了暂时的中立——如果他能够取得更无可置疑的胜利,安布雷拉上演的多米诺骨牌大戏就将在不可抗力的作用下半途而废。
似乎所有人都有理由对麦克尼尔先前的诸多构思感到满意,除了麦克尼尔本人。
“我们的进度还是太慢了。”麦克尼尔在8月1日上午的会议上向卡萨德指出了这一点,“考虑到安布雷拉在之前的每一次行动中都能及时地撤离重要证据、人员、物资,他们的行动比我们快不止一步。假设我们还在按照现在的节奏推进方案,也许能够让明面上可见的敌人无机可乘,但安布雷拉还是会找出漏洞的。”
“但是,你也看到了,黎凡特旅现在没有大规模主动出击的实力。”伯顿劝麦克尼尔不要着急,他最怕的就是麦克尼尔心急犯错,“除非,有什么办法能让那些部落更早地下定决心加入战斗。”
“我觉得没什么其他方法。”麦克尼尔叹了一口气,“穆罕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