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的风声愈发紧张,边界游牧民族的骚动,使得整个驻军营地气氛异常沉重。
“殿下!”远处士兵飞马而来,稳稳当当地止步于李瑁面前。“有北方使臣求见,自称是狼主的使者。”
李瑁眼神一凛,随即低声道:“速请进帐。”
不多时,狼主派来的使者被请入营帐。
使者身着胡服,步履稳健,面色间透着一丝急迫。见到李瑁,他恭敬地躬身行礼:“见过寿王殿下。狼主托我带话前来。”
“有何要事?”李瑁稳座中军,神色不露声色。
使者直言道:“我家狼主听闻大唐与北方有意和亲,深感欣慰。但同样也提出了一个条件。”
李瑁剑眉微挑,示意其接着说下去。
“和亲的对象,必须是寿王殿下您,否则我军将会尽起兵马,大军压境。”使者语气平和,但其中却带有不容置疑的威慑。
帐中诸将士闻言皆变色,李瑁却只是一笑。“狼主的条件倒是不小,试问为何他认为必是我李瑁呢?”
使者略显犹豫,却仍旧答道:“狼主多次提及,寿王殿下作为大唐皇子且雄才大略,倘能与我族结为姻亲,不仅是我族之幸,更是北疆安宁之兆。”
李瑁闻言,心中思绪起伏。
这是对方看中了本王的才能和实力,企图从本王身上谋取利益。
“狼主一意孤行,有失大雅。”李瑁语带锋芒,却又不失礼仪地说道。“和亲乃国家大事,岂能儿戏。我会立即上书圣上,请圣上定夺。”
使者点头:“此事千钧一发,还望寿王殿下早作决断。”
“好。”李瑁站起,目光坚定,“我会尽速处理。请使者回禀狼主,圣上自有定夺。”
在送走使者后,李景清迟疑片刻,终于开口:“殿下,此事当真棘手,圣上若不允,只恐北疆难安。”
阿福也皱眉道:“狼主狡黠,此番动机令人难测,殿下须多虑。”
李瑁站于营帐之中,目光远眺。
此刻,他并没有立即回应属下意见,而是深吸一口气,静静地思考。
忽然,他转向李景清与阿福,语气坚定道:“不论狼主的企图如何,我们都必须以大局为重。孤会立刻上报圣上,详陈利弊。”
若得北疆狼军支持,日后起兵必将事半功倍。
但这些人狼子野心不得不防。
李景清看了一眼眉头紧锁的李瑁,立马轻声应道:“殿下洞察,愿一切顺遂。”
随即,李瑁吩咐阿福草拟表章,描述眼下和亲要求及边疆局势,速请长安给出指示。
“此事重大,不可儿戏。”李瑁低声自语,仿佛是在一声声叮嘱自己。
第二天清晨,李瑁在营帐内聚集了心腹商议。
李景清趁机提议:“殿下,北疆安定是重中之重,我们也许可以在双方谈判中,
争取更多有利条件。”
阿福附和说道:“对,殿下与其被动,不如主动与狼主议价,这样可以逼出更佳的和亲条款。”
李瑁沉吟片刻,环顾众人,目光坚定:“无论如何,我会尽量争取和亲中对我大
唐最有利的一面。但大家记住,我们绝不会轻言妥协。”
和亲的一纸盟约,不仅关系到个人命运,更牵动着两国未来的丝丝缕缕。
此时,长安城。
御书房内,李隆基静坐于案前,手中执笔,神情专注,面前是刚刚送来的密函。
经由李瑁描述的和亲请求一字一句,尽在眼底。
张九龄则站在御书房一侧,他已经从奏折中知晓了一二。
“张爱卿,你可有何见解?”李隆基将密函放下,转头问道。
张九龄微微躬身,“启禀圣上,北疆之势本已岌岌,此番和亲若能换来安宁,亦是两全。
但寿王殿下若受制其中,恐怕不利其将来。”
李隆基点头,“朕正是感于此。李瑁乃是朕倚重之人,若全然为和亲所困,有失公允。”
张九龄心领神会,旋即进言:“或许可于细节中谋求变通,为边疆求得及时之安稳。”
李隆基心中暗自权衡,末了摆笔道:“即刻回信李瑁,令其暂勿宣誓,静观其变。”
三天后,边疆大营。
李瑁也收到了来自朝廷的复信。他接过信纸,细细浏览了一遍,眉目间渐渐浮现一丝凝重。
李景清在旁观察,见李瑁神情复杂,当即低声问道:“殿下,圣上如何指示?”
李瑁将信纸轻放桌上,语气坚定:“圣上令我暂避锋芒,从长计议。这也意味着我们得更为慎重应对此事。”
李景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