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正离去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宽敞的厅堂里便只剩下了张鲁与阎圃两人相对而坐。
张鲁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似乎在脑海中反复回味着方才法正所说的每一句话。
少顷,他睁开眼睛,目光投向坐在一侧的阎圃,轻声问道:
“阎先生,对于刚刚那魏延使者之所言,不知作何看法?”
阎圃听到张鲁发问,先是恭敬地拱了拱手,神色凝重地回答道:
“主公,依属下之见,此人所言并非毫无道理。
当下局势确实对我方颇为不利,仅凭咱们独力抗衡刘备大军实非易事。倘若能得一强大外援相助,必能夺回汉中之地。
然而……”
说到此处,阎圃顿了一顿,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
“然而这魏延先是占据荆州,而后又接连夺取交州和益州,其勃勃野心可谓路人皆知。
此次前来,虽说口头上承诺援助主公,但他实则意在谋取汉中这块宝地。
所以,主公对此不可不防,务必心里要有个底才行。”
张鲁听了阎圃这番话,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其实刚刚法正在厅中慷慨陈词之时,他便已洞悉其中深意。
所谓魏延支援自己,说白了不过是让自己向魏延俯首称臣罢了。
只不过,真正令张鲁心动不已的却是法正提到的那个条件:只要自己愿意归降,便可继续执掌汉中一地,并且能够在这里自由传教。
张鲁出身于道教世家,是五斗米道第三代掌门人,此生之志唯有传播教义,让更多人领略到道教的博大精深。
而汉中这片土地,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处居所,更是他倾尽毕生心血所守护和发展梦想的地方。
对于谁能成为天下之主,张鲁其实并不十分在意。在他心中,无论是哪一方势力称霸天下,只要能够给予他自由传教的空间,那么选择归附于谁并非至关重要之事。
更何况,此时魏延率领的荆州军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强大战力,他们已经成功地夺取了益州之地。
面对如此强敌,如果张鲁执意顽抗到底,不选择投降,以对方那强悍无匹的军力,要夺取汉中恐怕也是易如反掌。
然而,只要魏延能够信守承诺,应允张鲁继续在汉中地区传道布教,那么归降于他倒也并非完全不能接受之举。
并且,刘备竟然先一步夺走了他视若生命的汉中。这一行为无疑等同于彻底葬送了张鲁长久以来坚守的理想与信念。
这般血海深仇,张鲁又怎能轻易罢休?此时此刻,正好可以借助魏延的雄厚实力以及强大军队,来实现自己复仇雪耻的愿望。
片刻之后,张鲁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向阎圃倾诉出来。
阎圃静静地聆听着张鲁的话语,他那双睿智的眼睛不时闪烁着光芒,显然对张鲁所言心领神会。
当张鲁讲完之后,阎圃微微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
“主公,在下自然明白您的心意。如今局势如此,我们确实不宜再坚守武都。
此地往北乃是西凉苦寒之所,往西则是羌、氐等异族聚居之处,皆非良善之地。
凭刘备的实力假以时日必能突破阳平关,待到那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要么沦为刘备的阶下囚,要么背井离乡、远走高飞。”
说到此处,阎圃顿了一顿,接着道:
“至于南边,则是强大的益州,魏延兵强马壮,其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占据三州之地,已然成为南方最大的诸侯。
如今魏延主动向我们伸出了橄榄枝,此乃天赐良机啊!依在下之见,我们不妨依靠这棵大树好乘凉。
身处这纷扰乱世之中,唯有选择一方强大的势力投靠,方为生存之道。”
张鲁听着阎圃的分析,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他见阎圃也全力支持自己投降魏延,心中顿时安定了许多。
于是,他立刻下令召见法正前来商议此事。
不多时,法正快步走进大厅。张鲁起身相迎,并直言不讳地表明了自己愿意率领所部归顺魏延的意愿。
不过,他又提到希望能够得到允许,让他在汉中地区继续传播五斗米道。
法正闻听此言,脸上露出欣喜之色,他连忙拱手回应道:
“张天师尽管放心,我主说了,只要您真心归降,汉中任由五斗米道自由发展,您依然是天师。”
听到法正的话,张鲁悬着的心彻底放了下来。他喜笑颜开,当即吩咐设宴,热情款待法正一行。
与此同时,陈到派人南下成都,向魏延详细禀报这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