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灭高句丽?
这不是贞观十八年才发生的事情吗?
就因为一部《帝国的早晨》,征讨的时间就提前了?
不过反过来想想,这事儿倒也并不奇怪。
历史上,李二之所以等到贞观十八年才发兵高句丽,并不是他不想提前,而是因为局势和实力不允许。
直到贞观十八年,李二破降突厥、平定吐谷浑、灭高昌后,不论局势还是国力,都让他有了底气,这才将目标锁定在了高句丽这个跳梁小丑身上。
反观如今的大唐,因为自己的缘故,国库已经日渐充盈。
不仅如此,就连南方那些世族门阀,现在也是风声鹤唳。
虽然才刚刚破降突厥,尚未完成平定吐谷浑、灭高昌,但李二的底气却空前高涨。
又恰逢一部《帝国的早晨》惹怒了他,现在提出征讨高句丽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比高句丽更远的倭国都在计划中,出兵高句丽,也不过是搂草打兔子而已。
历史上,李二作为一代明君,吸取了许多隋朝灭亡的教训。
但是在征讨高句丽这件事情上,他和表叔杨广的观点,却出奇地一致。
当初隋朝覆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隋炀帝三次征讨高句丽。
以致出现“男丁不足,役使妇人”的可怕局面。
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那么李二为什么还要像隋炀帝一样,非得置高句丽于死地呢?
难道他不知道隋朝实际上间接亡于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吗?
不。
李二不仅知道,而且非常清楚。
但历史上的他,却不得不这样做。
至于原因。
主要还是大唐要维系宗藩关系,不容他国挑战自己构建的世界体系。
除此之外,还有渊盖苏文弑主、高句丽违诏、援救新罗、收复辽东领土、雪隋代之耻、防止后乱、平定天下等诸多原因。
当然。
发兵灭国也并非随口说说那么简单。
虽然棒子国夜郎自大,总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但不可否认,如今的高句丽,可是能让隋炀帝百万大军吃瘪的存在。
虽然古代的百万大军,都是号称,水分很大。
但不可否认,隋炀帝确实败给了高句丽。
甚至就连历史上的李二,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最终也是被迫退兵。
或许也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个原因,喊出征讨高句丽的话之后,李二就红着眼来到了周余面前,“小子,你得帮朕,他高句丽实在欺人太甚!”
周余:……
这事儿自己能拒绝吗?
想到征讨倭国在即,好像还真不好拒绝。
可是自己明明就想躺平而已,根本就不想操心这些事情啊!
“呕~”
就在周余一脸无奈的时候,旁边突然传来一声干呕。
转过头,就看到长孙皇后正用衣袖掩着嘴巴,明显在竭力克制。
“阿娘,你怎么了?”
“系吖,阿娘,你不舒服吗?”
“阿娘,你先坐下休息一下。”
……
这边周余还没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三位小公主就围在了长孙皇后身边。
再看李二,此时哪里还管什么高句丽,直接三步并作两步,一把就扶住了长孙皇后的胳膊,“观音婢,你这是怎么了?”
“不知何故,最近几日总是莫名感到恶心。”
见李二满脸紧张,长孙皇后也只得强压着不适解释了一句。
听闻此言,李二不由更加焦急道:“那你为何不告知于朕?”
“可能是吃坏了肚子,并没有什么大碍。”
长孙皇后摆手,然后顺势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不行,还是去医院检查一番朕才放心。”
其实也不怪李二紧张。
史书上关于长孙皇后的记载,他可是记得分明。
虽然经过医院的治疗,长孙皇后的身体已经恢复不少。
但这样到底能不能逆天改变,他心里还真是一点底都没有。
如果折腾一圈,却发现历史根本就无法改变,那对他们来说,认识周余其实就是一场灾难。
能预知未来是好事儿,但如果无法改变,那绝对就是煎熬。
毕竟没有几个人能用平常心面对即将死去的自己。
李二的担忧,周余也想到了。
都没等长孙皇后回应,他就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