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穿了,就是把他们也绑在一起的同时,也让他们去对付西夏,毕竟现在赵谌可没精力管西边那一摊子事。
他河北河东三路的事都管不过来呢。
年近岁末,河北人民今年算是能过一个好年了,毕竟算是家家有余粮,而且随着棉衣不断被制作出来,百姓们过冬也舒服了很多。
没有棉花的时候,中国古代老百姓都是以多件麻衣之类的御寒,有钱的可以上皮衣,没钱的很多时候就只能硬扛。
中原王朝就算强盛的时候,往北也北不了多远,就是这个原因。
太冷了,冬天没法过啊。
而棉花、煤炭的利用,则是往北的关键。
这还只是个开始。
等钢铁产量再好一点,赵谌打算把煤炉的铁皮烟囱搞出来,还有玻璃、水泥,这些东西搞出来以后,普通百姓往北居住又会舒服很多。
只不过石英砂烧制玻璃,石灰石烧制水泥,赵谌都只知道一些大概,还得在实践中慢慢试验出最好的配比,才能大量生产。
赵谌不着急,他这才刚满十岁,有什么好急的。
当他十年八年太子,成年以后,就可以大展宏图!
现在要解决的,就是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上去了,才能迎来更多的人口爆炸,普通人饮食水平上去了,百姓身体才能更强壮,创造更多的财富。
而且赵谌想要搞工业化,哪怕是轻工业,其实都会面临一个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
现在全世界才多少人,就算出海,又能卖多少人?
现在海外贸易虽然收获颇丰,然而主要是因为卖的都是高价值产品,真要是轻工业化之后,年产那么多的棉布啥的,你卖谁啊?
大英工业革命之后,就那几十万纺织工人的产量,就得靠炮舰打开全世界的市场了。
以大宋的体量,真要是轻工业化成功了,产品也是全世界都买不起的。
只有提升内部的消费能力,生产出来的产品,才会有足够的销路。
这就是内循环的重要性。
而且全世界好东西那么多,赵谌还想在有生之年,都搞来呢。
比如高产作物,土豆玉米红薯这些东西,比如橡胶树——这可是搞蒸汽机的必需品。
但是这些玩意别说大宋,东南亚都没有,得去南美才能弄到,没有航海能力,是甭想了。
只不过短途的一些东西,倒是有可能先搞来。
北宋海外贸易发达,南方以泉州等地为主,顺着海岸线南下,东南亚那些海上陆上的国家基本都和大宋有贸易往来,然后沿着印度洋和印度交易,一直到阿拉伯海,而各地的特产诸如香料、硫磺、胡椒、象牙、犀角这些东西源源不断的运到大宋,和大宋换取瓷器、漆器、丝绸、茶叶这些东西。
不过总体来说,和明朝差不多,卖出的基本上算是奢侈品了,真要的搞棉布倾销,全世界也买不起。
瓷器这玩意在大宋不值钱,可是通过阿拉伯商人贩运到欧洲的话,那得是装上金银作为饰品来传家的。
这些贸易赵谌不想去管,因为经过长期的海外贸易,已经形成了很良好的市场节奏和商品调节,贸然插手反而会引起一些问题。
赵谌最看重的,还是那些能够提升生产力的东西。
高产作物、经济作物、工业原料。
这才是王道。
现在大宋引进的其实也就胡椒香料和硫磺属于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
这半年来,大宋需要硫磺的比例开始增多,很多番船也增加了硫磺的运输,不过赵谌知道,这种用在兵器上的东西,最好是自己掌握才合适。
回到汴梁之后,赵谌先是拜见了父母,然后和开封府尹张叔夜一起开了个小会。
张叔夜对赵谌的感官不错,虽然赵谌在河北三路大量推进公田法,收缴和开垦无主的田地,同时通过一些手段占据了很多豪强已经开垦的熟地,让一些士大夫心中不满,不过张叔夜清楚,河北山东山西这些地方,其实之前就已经开始有混乱的苗头了,说句民不聊生也不为过,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好好的整理一下的话,别说抵抗金人了,自己就要乱起来。
大宋的人地矛盾现在其实已经很重了,之前均税方田法,就是因为隐匿的土地太多,于是在北方八个路清理了一下,这一清理就吓死人了——清理出来的土地,比记载在官府册子上的,要多了一倍!
所以就算是敢变法的宋神宗,在勘探了北方八个路的土地之后,南方的十几个路,也不敢重新丈量了。
那还不知道要丈量出什么数字出来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赵谌将流民分拨田地给他们,完全就是让整个河北三路,开始安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