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能控制会议流程,掌控大局。
但这个时代的朝会,通常是没有啥主题范围的。
什么事都能讨论。
大臣们甚至还能事先商量,串通好了,等朝会的时候,一起向皇帝进谏!
通过这种集体施压行事的方式,来掌控君主,逼迫帝王按自己的意志行事。
这就是大臣们特别喜欢朝会,对不开朝会,不上朝的皇帝深恶痛绝的原因。
他们不是精力多得用不完,要通过朝会来折磨自己。
实际上,他们是利用朝会,来掌控君主,在实质上夺取君主的权力,实现自己“平天下治天下”的理想抱负。
朱允熥这两年,一直在琢磨权力的运转,也慢慢看透了这一切。
故而,他来勤政殿办公理政,对大臣皆是单独召见。
真要多召几人来议事,也是有确切的事情,有限定的主题,不讨论其他的事情。
到了勤政殿,朱允熥先看了探听司和大明情报局递上的国内外情报汇总,接着看军务处呈交的《军情速报》,以及政务处上交的《每日简报》。
以前编制《每日简报》是通政司的任务。
军政分制后,通政司也一分为二。
一半划归了政务处,另一半纳入军务处麾下。
与原来不一样,同时递交上来的,还有军务大臣和政务大臣在上面暂拟的处理意见。
朱允熥目光一扫而过,并不提笔批示什么。
军务处和政务处既已成立,便皆可用各自的名义下发文件,领导展开各项工作。
他这个皇帝,根本不需要做什么批示。
这反而有好处。
首先,不做批示,军务处和政务处的大臣,也不确定他是否认真看过,是否知晓……只能按他全部知道来处理。
反之,若是他批示一个“知道了”,那就真的要将每一份文件都看完。
否则,谁都知道哪些文件皇帝看了,哪些皇帝没看。
其次,皇帝没有做批示,那往下面传达的文件意见,便只代表军务处和政务处的意见,而不是皇帝的圣旨。
下面认为不对,还可以继续上奏辩解,进一步讲明情况,或者请求皇帝处理。
直接下发圣旨,若是搞错了,下面也不敢不听,甚至会因此而酿成更大的错误。
类似的例子,历史上比比皆是。
政务处和军务处作为总领文武大臣的机构,一般情况下,下面的官员也不敢反驳,不敢不听令。
另一方面是,圣旨不常发,才能凸显其至高无上的地位。
若事无详细,动不动就发一份圣旨,则皇帝的圣旨,慢慢就会丧失其“权威性”。
官员们收圣旨收得多了,也就麻木了,不会再特别重视。
一般的事务皆是政务处或军务处处理,只有特别重要的事情,他这个皇帝才做出批示,下面的人也好分得清轻重缓急。
事实上,在大部分事情上,朱允熥虽然给军务处或政务处下了旨意,可真正向下面传达指令的时候,反而会将这一点故意隐去。
仅以军务处或政务处的名义发文,下指令,而不是以圣旨的形式下发。
这也是为了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占据政治上的主动。
下面的人若有不满,也会骂军务处或政务处,而不是骂他这个皇帝。
如此一来,矛盾便转移到了军务处和政务处,而他皇帝的权威反而得到了维护。
这也是为什么要设置军务处和政务处,统领军务政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也不是什么事情,朱允熥都不做批示。
需要的时候,他随时可以介入。
朱允熥翻阅着手中的简报,眉头忽然微微皱了皱。
军务处和政务处皆是新成立不久,事务繁多,其中最重要的事,自然是挑选合适的官员走马上任。
尤其是军务处下属各处皆是新设,需要的官员数量不少。
而政务处的重中之重,则是各省巡抚和巡按的人选。
这些人皆是朝中重臣,主管一省事务,每一个都举足轻重。
朱允熥对此也盯得很紧。
权力,首先是人事大权,然后才是其他的。
不过,今日倒是有一项不大小的事务,引起了朱允熥的注意。
“将制造武器的工厂划归军务处管辖?”
这是来自军务处的提议,理由也列举了一大堆。
诸如方便给军队提供支援等等。
但朱允熥很快摇了摇头。
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