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算能猜出,也不能说。
君心难测,岂能为臣子所查。
“我等愚钝,还请殿下示下!”
良久之后,老成持重的刘仁轨起身言道。
这群老登,太稳健了。
一个也先不发言,让李承乾自由发挥。
“靺鞨、契丹等国,无故来犯我边境,岂能就此罢休,本宫决定,屯兵秣马,来年出征!”
李承乾当即决定道。
“殿下,兵员解除,新招收的兵卒不善战阵,而且数量不多,来年怕是难启战事。”
裴行俭忧心道。
战役刚解除不到一年,又要大动干戈,显然是各方的条件均不允许。
“裴将军所言不错,而且,我们也都知道,靺鞨、契丹和室韦等国,都是受命而动,我们如果对其发动兵祸,大唐朝堂上,可能也会有所动作的。”
刘仁轨也劝说道。
在他们看来,辽东四道,现在是断然没有实力与大唐硬扳手腕的实力。
只能占据守势,依靠山城防御而不败。
“一些爪牙罢了,倭寇不是也被殿下所灭了吗?说不定也是朝堂上的那些人所乐见的。”
李震说道,他掌握着最新的资料。
别说是靺鞨等小国,就是大唐,在明年之时,军事实力也能硬抗之。
“诸位岂能不知,大唐难道不想灭了周遭诸国吗?”
程处默索性也打开天窗说亮话了。
大唐从骨子里,都是好战的。
从隋末到高宗时期,哪一年没有在打仗。
爱好和平,包容外族,只不过是口号而已。
贞观年间,灭了都不知道多少个国家了。
言说文明之人,包罗万国之国,都只不过是在往自己的脸上贴金罢了。
“话虽如此,但是这无疑也是给朝堂一个借口。”
几人都从过兵事,唐朝军事上的这点事,谁会不知道呢。
小国距离被灭国,只差一个借口。
高昌国在打临国,本就是不关唐朝任何鸟事,该上交的贡品,一样没少。
借口就是不爱好和平,就被灭了国。
这就是爱好核平的大唐本来面目。
“朝堂之上,不是已经对我们动手了吗?何需再要借口,靺鞨、倭寇之乱,就是如此而来。”
“本宫也是知道,如今各地刚安,不宜起兵事,但是如果不在朝堂上未稳之时,将其爪牙拔掉,之后,想必就会成为我等的掣肘之力。”
这是一个战机。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反正,他与唐朝当政者,是不能善了了。
先下手为强了。
而且,这周边各国,始终都要完成统一。
宜早不宜晚。
“殿下既然已经做出了这般决定,我等必然会竭尽全力去执行,请殿下示下。”
几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之后,几乎同时站起身来齐声说道。
不得不承认,若要谈论到战略眼光方面,他们每个人都深深地感到自己远远比不上眼前这位殿下。
此时,李承乾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缓缓地向下移动着,最终稳稳地落在了最后一排座位之上。
刹那间,高侃和薛仁贵二人只觉得全身猛地一颤。
要说与殿下关系的亲近程度,他们显然无法与李震和程处默相提并论;
而谈到统领军队作战的能力以及战术策略运用,他们同样也比不过裴行俭和刘仁轨。
然而就在这时,只听得李承乾高声喊道:“高侃、薛仁贵听令!”
其实对于如何应对北方那些国家而言,李承乾心中早已有了计较。
想要彻底征服这些国家,光靠一些阴谋手段让对方战败往往只是表面上的胜利,并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心。
毕竟北方地区向来崇尚武力,只有在他们最为擅长并且引以为傲的战斗领域中将其击败,才能让他们从心底里对大唐产生敬畏之心从而心悦诚服。
而在众多将领之中,薛仁贵无疑可以称得上是大唐武力值的巅峰存在。
特别是在面对像靺鞨这种以勇武善战著称的北境国家时,派遣薛仁贵出征简直就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
而高侃,同样也是武艺绝伦之辈,善枪剑,每回冲锋必陷阵,其军功,都是其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奠定了大唐高家之基业。
“末将在!”
紧接着,两道身影并肩而出,步伐稳健有力,身姿挺拔如松。
这二人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