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数十万人的大会战,再如何胜,也会有伤亡。
多次之后。
人数已经损失过半。
此处的‘人数’,既指良家子,也指普通百姓,每逢大战,必征调远超战兵数倍的民夫。
征民夫,服徭役。
以为服徭役不会死人吗?
只是这些说了没用,对皇帝说了没用,所以刘据没说,他只说了兵源减少,恐有大患。
按理此时此刻,太子提起府库,提起户口,身为大司农的桑弘羊应该出列附和刘据了。
但他没有。
不是他懦弱胆怯,而是神仙打架,凡人别插手。
从太子第二次劝阻皇帝时,局面就明显进入了‘父子局’,此刻宣室殿是人家父子的舞台。
桑弘羊看透了此事,卫青、霍去病、石庆等人,以及是太子党、不是太子党的人,都有察觉。
他们默契的闭了嘴。
太子与皇帝的首次冲突,就这么突兀的、自然的出现了。
从交锋回合来看,皇帝似乎落了下风,因为皇帝这时说道:“那便不征调三辅兵力,也不用长安精兵,征调巴蜀郡兵去,讨伐一些蛮夷部落,还用不着朕的精兵。”
“就这样!”
“太子还有什么话说?”
‘就这样’在前面,语气很重,问话在后面,语气有点冲,试问,身为太子的刘据还能说什么?
答案是……
当老子的没给他再说话的机会。
皇帝重新做回龙榻,直接命令尚书仆射霍光拟诏,开春后,发巴蜀郡兵、刑徒八万,征讨西南夷!
是的。
皇帝用实际行动,再次给太子上了一堂生动形象的大课——论不过理,就用蛮力说话!
就这样吧!
当日朝会散后,大将军、骠骑将军如何找到太子,如何分说的,外人便不知晓了。
倒是在同一日,诸侯王们离京时,赵王刘彭祖在长安城外与宗亲们分别时,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哎。”
“咱们的皇帝陛下,愈发英明神武了啊。”
这句话如果也翻译翻译,不难听出赵王是在讽刺皇帝偏执,难听善言,好大喜功。
别误会。
赵王绝对没有替刘据说话的意思,即便有,也是含着挑拨离间的心思……
诸王离京后不久,在同一天商议的其他两件大事,便相继出台诏书,同时在邸报上公布开来。
一。
朝廷决意,发巴蜀兵卒,平定西南夷。
二。
初,榷酒酤,禁民酿酒,由官专卖。
与第一条相比,第二条明明触及到民生,却显得无关紧要了。
诏令下发后,攻伐西南夷的主将也确定了,两位。
没错。
又是两位主将一同领兵。
“此次伱领兵出击,一定不能贪功冒进,更不能以为敌军是蛮夷,就大意轻敌。”
大司马府,公房内,卫青正对一名身形壮硕的将领叮嘱道,“记住,一定要求稳!”
“与另一位主将多商多议,有分歧可以谈,万不能内讧、乃至刀兵相向,像朝鲜一战的旧事,绝不可再发生!”
“喏!”
壮硕将军肃然应道。
其人,姓郭,名昌,郭昌,现任中郎将,云中人,曾以校尉身份跟着卫青打过仗。
是的,领兵将领又和卫青有关!
事实上。
现如今大汉朝的中上层武将,十个里面,起码有七个,都和卫青有关联,以其旧部自居。
皆因他们能崛起、能成为上层将领,就是靠着前些年频繁战事的军功。
很不好意思。
那些战役,基本都是卫青统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