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急不躁地缓缓抬起手,神色威严地说道:
“今日起,你们不能再称呼我俟利弗设,如今再这般称呼,便是对我的大不敬。
你们当称呼我可汗,处罗可汗!”
言罢,处罗可汗的目光径直看向阿史那咄苾。
在他心中,阿史那咄苾乃是这王庭之中唯一有资格与他争夺汗位之人,其态度至关重要。
阿史那咄苾见状,微微一顿。
随后右手庄重地放于胸前,身体前倾,躬身行礼道:
“拜见处罗可汗!”
有了阿史那咄苾的带头,大帐内的其他人纷纷效仿,整齐划一地躬身行礼,口中高呼:
“拜见处罗可汗!”
众人这般恭敬顺从的态度,让处罗可汗心中极为受用,他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紧接着,他再次开口道:
“大隋之地物产丰富,广袤无垠。
皆是沃野良田,所蕴含的财富与资源难以估量。
反观我们东突厥,气候恶劣,自然环境艰苦,生存条件远不及大隋。
如今,本可汗之意,各部族即刻集结兵马等候我的命令挥师南下。
夺取那片富饶之地,让我东突厥子民过上富足的生活。”
处罗可汗命义成公主修书一封送往隋朝,实则是他的缓兵之计。
目的不过是为了暂时稳住隋朝的皇帝,使其放松警惕。
他意图先让隋朝方面陷入大意疏忽的状态,而后再瞅准时机,率领东突厥的铁骑一举南下。
如狂风暴雨般彻底击溃隋朝,实现东突厥的雄图霸业。
听闻处罗可汗这番雄心壮志的话语,在场的各部族首领们个个热血沸腾,他们无不振臂高呼。
在他们眼中,隋朝所掌控的那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
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是他们梦寐以求、垂涎欲滴的目标。
如今,终于盼来了这梦寐以求的挥军南下的绝佳机会,怎能不令他们欣喜若狂、激动万分?
然而,与众人的狂欢雀跃截然不同,阿史那咄苾却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他敏锐地察觉到,这看似美好的“机遇”背后。
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灾祸恐怕即将如汹涌的潮水般临头。
大隋当真就是他们能够随意攻打的吗?
大隋虽陷入内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底蕴与实力依旧不容小觑。
况且中原之地形势复杂,远非他们漠北那般单纯。
若是东突厥一直偏安于漠北活动,凭借着自身的游牧优势,或许还能够逐步发展壮大,休养生息。
可一旦贸然踏入中原之地,与隋朝展开正面交锋。
他们极有可能会陷入重重困境,最终迎来灭顶之灾。
“阿史那咄苾,你也莫要闲着,赶紧去着手准备一番吧。
此次南下的重大行动,我决定带上你一同出征。”
处罗可汗的眼神中隐隐透露出一丝疑虑与警惕。
他着实担心这个与自己政见有分歧的兄弟,会在后方暗中生事,制造麻烦与变数。
为了以防万一,确保万无一失,他认为唯有将对方带在身边。
置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才能让他安心。
“是。”
阿史那咄苾心中虽有百般不愿,但也深知自己此刻无力违抗,只能无奈地沉声应道。
不久之后,义成公主奉命撰写要送出的书信来到了处罗可汗的手中。
他接过书信,神情专注而严肃,逐字逐句地仔细甄别其中的内容。
反复查看是否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话语,亦或是某些带有特殊含义的暗喻。
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检查,确定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后,他这才微微点头,放心地命人将书信送往隋朝。
不仅如此,为了彰显他对隋朝的敬重之意。
表明东突厥渴望和平友好往来的“诚意”,处罗可汗甚至还特意吩咐手下精心挑选出牛羊三千头、骏马三千匹,作为珍贵的礼物一同送往隋朝。
……
始毕可汗因病离世的消息,犹如一阵疾风,迅速传遍了定襄。
刘武周与宋金刚听闻此讯后,不禁大喜过望,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
平日里,他们一直受到东突厥的诸多牵制与约束。
李家举兵反叛隋朝之后,东突厥因看重李家的势力与潜力,更倾向于与李家合作。
如此一来,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