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城中赏花灯了,还是去东江河畔赏月,亦或是在听水榭吃酒猜拳行令?
但无论在哪里,他们都是一起的,因为长姐说过,节庆时就是要家人在一起欢欢喜喜的。
家人……
顾雪昭的脑袋渐渐低下,埋在臂弯中。
眼泪顺着眼眶划过高挺的鼻梁,一颗接一颗地落在袖袍上,袖袍很快被濡湿,凉浸浸的。
若不是她犯蠢,引狼入室,害了长姐,害了顾家,她又怎会一个人孤零零地流落在外。
“长姐,对不起!”她低声呜咽,一遍又一遍地说道:“长姐,是我是非不分,为了一己之私,害了你,我错了!”
不知过了多久,回廊那头有脚步声走过来,还有一个清脆的声音叫道:“昭云姐姐。”
顾雪昭慌忙抹去脸上的泪痕,坐直了身子。
她如今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许昭云。
叫她的是王学士的小女儿,王若蘅。
王若蘅今年十六,和顾雪窈年纪相仿,性子也有些相似,活泼可爱。
“阿蘅,你怎么回来了?”顾雪昭特意走了两步,将身子隐在廊柱后,不想让王若蘅看见她哭过的双眼。
“爹爹和阿娘说外边人太多,不如回家里赏月清静,所以我们便回来了。”
王若蘅过来拉着顾雪昭的手,“昭云姐姐,我们去园子里赏月吧。”
她说完,也不待顾雪昭回话,拉着她就往园子走去。
王学士是翰林院五品侍讲学士,领的是朝廷俸禄,家宅自不比顾家壮丽精巧,园子也甚小,一条石子漫的小径向里延伸,旁边的假山垂着藤萝。
顾雪昭随着王若蘅沿着石子小径走了几步,转入假山的另一侧,就看见一个六角亭,亭檐挂着两盏花灯,照出在亭子里坐着的王学士夫妇。
“昭云,来这里坐。”王夫人林氏热络地招呼顾雪昭。
亭子后有几棵桂花树,树枝上挂着花灯,树下放着四五张条几,王学士的几个儿子儿媳依次而坐,说笑着看几个孩童提着花灯追逐玩闹。
顾雪昭先向王学士夫妇行了礼,又向桂花树下的诸人行礼,才坐在林氏身边,王若蘅则走到桂花树那边。
林氏拿了一个碟子,上面有几个玲珑月团,放在顾雪昭面前,笑道:“昭云,方才我在街上看见有人买江南的月团,我也不知道你爱吃什么口味,就都买了,你尝尝,可有没有喜欢吃的。”
顾雪昭心头一热,感激道:“多谢夫人。”
王学士坐在她们对面,和蔼地对她道:“你初来京城,怕是有许多不习惯,你若短了什么,想要什么,只管和夫人说,不要客气,这里就是你的家。”
顾雪昭眼底漫出水汽,“大人和夫人如此待昭云,昭云无以为报。”
石子路那边有人匆匆走进来,顾雪昭看去,是王府的一个管事。
那管事来到王学士面前,“大人,宫里的李常侍来了。”
林氏面色顿变,“李常侍?他来做什么?”
桂花树下说笑的几人也安静下来。
管事回道:“说是奉圣上之命,给大人送来宫里的月团,让大人带家人出去谢恩。”
他看了顾雪昭一眼,“许姑娘也要去。”
顾雪昭面色一紧。
林氏也不安地看着王学士。
王学士和顾雪昭道:“你和我们出去给圣上磕个头,不用害怕。”
他又伸手拍了拍林氏的手,“不怕,没事的。”
王学士让王若蘅陪着顾雪昭,他和林氏走在最前面,带着众人到了正厅。
正厅前站着一队禁军,他们身上的甲胄,还有手中的剑戟在烛光下泛着森冷的光。
王若蘅害怕,不禁向顾雪昭靠过去。
顾雪昭经历过事情,比王若蘅镇定许多。
她偏过头,向王若蘅温颜一笑,再转回头的时候,笑容就凝住了。
站在石阶上的李常侍正盯着她看,他脸上挂着笑,但那双眼睛却是冷的。
顾雪昭心头突突直跳。
难道宫里的人发现了她的身份?
王学士向李常侍行礼,李常侍从顾雪昭身上收回目光,笑眯眯地说道:“王大人,今日是月夕,圣上感念您为朝廷效力多年,特令咱家给王大人送来月团。”
一个小内侍监从李常侍身后出来,把手里的食盒递给王学士。
王学士双手接过,交给管家,率家人都跪下去,恭声道:“谢圣上圣恩!”
李常侍一直盯着人群后的顾雪昭,待他们站起来,他笑问道:“王大人,那位姑娘就是来投靠你们的姑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