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依然清冷,却带着一种不可忽视的威严:“时间已到,请诸位依次登台,朗读你们的文章。”
她顿了顿,轻轻抬手,目光落在柳山居身上:“柳先生,您先来。”
柳山居闻言,略微颔首,缓缓起身。
他一身青袍,神情端庄而从容,缓步走向圆台中央。
他的步伐虽稳,却无法掩饰眼底那一抹藏不住的紧张。
作为一名成名已久的大儒,他深知,这一关比试的难度,远非寻常文会可比。
写家国蓝图,不仅要有深厚的学识,更需要广阔的格局与独到的见解。
站定后,柳山居略作停顿,随即展开手中卷轴。
他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一股沉稳的气韵:“家国之兴,首在民生。唯有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方能奠定长久的根基。”
“百姓之生,以农耕为本,以商贸为辅,以教化为长久之计。朝廷之治,当以清廉为宗,明法度而行,举贤能而用。”
“以仁治民,以礼治天下,则四方可无战乱,百姓可无饥寒。”
他的声音平稳,字句铿锵有力,台下的观众听得连连点头。
“不错,还是柳山居懂治国之道,讲得很有道理。”
“是啊,听着这些话,倒有一种井然有序的安定感。”
然而,佳丽席上的洛青霜,却未显露出任何赞许之色。
她的目光平淡,眼神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失望。
她缓缓抬手,理了理耳边的发丝,低声自语:“他不过是在重复老生常谈的教条罢了。”
站在她身后的青衣弟子显然也察觉到了师尊的失望,忍不住低声问道:“师尊,柳山居的文章……如何?”
洛青霜微微摇头,冷淡地说道:“他的话虽有理,却全是旁人言语的拼凑。缺少灵魂,也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青衣弟子听罢,不敢多言,心中却暗自叹息。
柳山居念完之后,台下的观众掌声零星,显然也未被这篇文章完全折服。
一位年长的大儒轻轻抚须,目光深邃,低声点评道:“文章虽通达,但缺少个性,未免落了窠臼。”
另一位评审也点头赞同:“他确实讲清了治国的基本要义,但这样的内容,未免太过平淡,难以脱颖而出。”
柳山居显然也听到了这些议论声,脸色微微一沉,却仍旧保持着表面的平静。
他轻轻鞠了一躬,缓步退回到座位。
柳山居退场后,台下的议论声渐渐响起。
“柳山居的文章虽然稳重,但确实没什么惊艳之处。”
“是啊,他的才情虽然在诗词上表现不俗,但这样的比试,显然不是他的强项。”
“接下来就是徐白眉了吧?他一直以儒雅与学识见长,或许能更胜一筹。”
一旁的白霁雪静静听着这些议论,眼中掠过一丝若有所思的光芒。
她低头扫了一眼手中的名单,轻声开口:“徐白眉,请上台。”
徐白眉缓缓起身,神态从容,步履优雅地走向圆台中央。
他与柳山居不同,他的身上没有过多的紧张感,更多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
站定后,他展开手中的卷轴,清朗的声音传遍四周:“家国之治,需以教化为本。”
“百姓以仁义为则,士子以忠信为心,官吏以贤能为用,则天下可定,四方可安。”
“然,教化之道,不在朝堂,而在民间。”
“唯有使百姓知礼义而明荣辱,知敬畏而明法度,方能使天下一心,长治久安。”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文章的内容也显得条理清晰。
台下的观众听罢,纷纷点头赞许。
“徐白眉果然不愧是儒雅的代表,他的文章确实讲到了治国的根本。”
“是啊,这种教化民心的论述,确实是治国的大计。”
然而,佳丽席上的洛青霜,眉头却再次微微皱起。
她的目光透过人群,静静注视着台上的徐白眉,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意:“虽有立意,却终究还是陈词滥调。”
她缓缓闭上双眼,语气低沉而清冷:“他的文章,缺少了家国蓝图应有的高度与胸襟。”
青衣弟子轻轻抬头,看了看师尊微皱的眉头,心中不由得涌上一阵无奈。
“难道今日,连徐白眉都无法让师尊满意吗?”他在心中暗问。
徐白眉念完文章后,台下再次响起掌声。
但这掌声中,更多的是礼节性的认可,而非真正的激动与折服。
白霁雪的目光扫过台上的徐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