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哼,朕都被气死了!”老皇帝哼了一声,却放缓了些神色,这局面看似危急其实一旦合围,区区逆子不足以道。
“都水司空令?”
老皇帝回忆着,逐渐有点印象。
“是前朝申相启用的那个潘氏?”
“是,是潘泰斗的后人。”
提起此人,尽管官品不高,但赵秉忠还是尊称为泰斗。
此人,实是水利之泰斗。
有魏帝评语:“潘氏首创此法,足可为百代之师,造福中原,功莫大焉,子孙必受益无穷。”
郑朝立国不久曾遭遇过黄河决口,当时朝廷国库银两紧张,压在皇帝与首辅身上的重担很大。
但治理黄河不是小事,有可能伤及国体,必须要慎重,人选方面也是慎之又慎。
起初是派遣河道御史,其人虽有名望,但不通河道治理经验,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不得已,寻访到潘氏后人,复现水利,才解决疑难。
“可我记得,潘氏不是罢官吗?怎么又来了京城?”
前魏时潘氏贵为伯爵,到了大郑自然不认,只是寻常百姓家了。
治黄河之时,倒勉强用了几年,但没几年,就有事罢官了。
这事,老皇帝还是记得。
“陛下,为防京城水淹,内阁奏请,启用潘氏勘察京城水事,筑水饮水……您忘记了?”
“哦,是有这事。”
其实没有印象了,但老皇帝还是做出想起来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好受。
近来忘性是越来越大了,时不时地,就忘掉了什么。
“前几日雨势正大,御金河水涨,都水司空令率力役清理河道,引御金河水出……适逢其会,胡公公就地征用了。”
“有此而助,守住不难!”
“这,就是天意啊!”
老皇帝恍然大悟,心中有些轻快,果然,天命在己。
“不错,不错,算他一功。”
“这潘氏,还是有福气的,要是过了今夜无事,朕赏他个三品又如何。”
“嗯,还有吗?”
“陛下,常言道,水火无情。”
“潘氏治河,是先令河道变窄,再引附近河流之水引入黄河,这样,黄河激流,泥沙冲刷,不易沉底,就可以令河自浚。”
“而今挖土筑破,本为了引御金河高涨之水,汇入三江。”
“但稍作变化,也可引三江流水,灌入宫城,以冲贼军!”
水淹贼军?
这样大胆的设计不愧是玩水利工程的人。
但这样搞法,宫城也必淹了……要不要这样呢?
皇帝陷入了沉默。
阵阵疲倦感,打断了他的思考,薄汗在额头浮现。
轻微的咳嗽后,喝了一口茶,他再度躺好,脸上没有半点血色。
“淹吧!”
“朕准了。”
不就是宫里浸水么。
为了灭掉神策军,那么大代价都舍得,现在这点又算什么。
“先前你说诸军静默,朕现在仍旧觉得无错,不知道这逆子,到底勾结了多少,静默实有其必要!”
皇帝沉思了片刻。
“但此一时彼一时,有临安卫倒戈,再加上神策军,这鱼就大了些,既然这样,朕就得布更大更结实的网!”
皇帝浮出冷笑,神策军和妖族,一直是心腹之患,可太祖后,就潜伏不动。
齐王虽让皇帝失望,可到底,钓出了大鱼。
“此诚一清腥风之良机!”
要不,皇帝岂会让情况发展到现在?
“就这样下旨罢!”
皇帝不再迟疑胡怀安不在身边,就赵秉忠书写旨意。
待旨意写完,笔墨略微风干后,皇帝过目,略看了看,就盖过印玺。
“符节令,取兵符来。”
“调东华卫,羽林卫,神武卫,建章卫,各出半数,立即前去围剿。”
“急调京师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速来勤王!”
“令至发兵,不得有误!”
“你亲自去发。”
“是。”
赵秉忠暗暗心惊,皇帝之果断,实出预料,当下转身走出。
早有几列太监,候在廊下,各个垂帘静默,呼吸无声无息,显然有积年的功夫在身。
他板着脸,亲自将令派与旨意下发。
“奴婢遵旨!”
十几个太监叩拜领旨,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