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影带来的消息让卫渊心头一沉。
李官员并非单纯的保守,而是受人指使,意图借审查之名彻底扼杀新艺术。
幕后黑影指向了刘画派和钱老板,他们害怕新艺术的崛起会动摇他们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和利益。
卫渊没有坐以待毙,他决定先发制人。
他邀请李官员到府上一叙,表面上是探讨艺术发展,实则是想探探他的底细。
李官员果然上钩,在卫渊精心布置的酒局上,推杯换盏间吐露了对新艺术“伤风败俗”的担忧,以及对传统文化式微的焦虑。
卫渊不动声色地听着,心中却冷笑,这不过是借口罢了。
审查如期而至。
李官员以“内容低俗”、“形式怪异”等理由,叫停了苏艺术家的新剧,并对其他新艺术项目施加了种种限制。
一时间,新艺术界人心惶惶,艺术家们怨声载道。
苏艺术家更是心急如焚,她的心血付诸东流,多年的努力眼看就要化为泡影。
她找到卫渊,满腹委屈,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卫渊安慰她道:“别急,山人自有妙计。”
卫渊深知,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
他决定另辟蹊径,从民众入手。
他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览,将新艺术与传统艺术巧妙融合,并邀请了各界人士前来参观。
展览现场人头攒动,新颖的艺术形式吸引了众多目光,就连原本持怀疑态度的王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
李官员也来了,脸色铁青。
他没想到卫渊还有这一手,眼看着新艺术重新焕发生机,他却无计可施。
卫渊走到他面前,意味深长地说道:“李大人,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而创新,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李官员拂袖而去,卫渊望着他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他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回到书房,卫渊取出一本古籍,封面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南北朝史》。
他翻开书页,喃喃自语:“南北朝……乱世出英雄,或许,我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灵感……”
卫渊深知,要彻底扭转局面,必须拿出更具说服力的东西。
他一头扎进书房,案上摊开的正是《南北朝史》。
南北朝时期,文化交融碰撞,涌现出无数璀璨的艺术瑰宝,这给了卫渊极大的启发。
他不眠不休,翻阅史书,查阅资料,将新艺术的理念与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巧妙地联系起来,撰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论文,论证新艺术并非离经叛道,而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
他带着这篇论文和众多新艺术作品再次拜访李官员。
李官员起初仍是不屑一顾,但当他仔细阅读卫渊的论文,并观赏了那些充满活力与创意的作品后,态度逐渐软化。
卫渊旁征博引,从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角度阐述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最终成功说服李官员放宽了限制。
取得了官方的认可,卫渊乘胜追击。
他选择了一处热闹的民间艺术表演场所,组织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艺术与传统艺术融合的表演。
戏台上,苏艺术家身着华服,舞姿翩跹,将新式的舞蹈与传统的戏曲元素巧妙融合,赢得满堂喝彩。
台下,原本只喜欢传统艺术的民众看得如痴如醉,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新颖的表演形式,被新艺术与传统艺术结合的魅力深深吸引。
周乐师也在人群中,他原本对新音乐形式充满好奇,却又不敢尝试,如今亲眼目睹了新艺术的魅力,心中激动不已。
他找到卫渊,表达了想要学习新音乐的愿望。
卫渊欣然应允,并鼓励他将新音乐与传统音乐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特色的作品。
演出结束后,卫渊走到后台,看着满头大汗却笑容灿烂的苏艺术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他轻轻地握住她的手,说道:“我们成功了。”苏艺术家眼眶湿润,点了点头,紧紧地回握住他的手。
这时,钱老板急匆匆地走了过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钱老板满脸堆笑,一把握住卫渊的手:“卫公子,这场演出真是精彩绝伦!我之前眼拙,竟没看出这新艺术的潜力,您可别怪我啊!”他语气谄媚,与之前的抵触态度判若两人。
“现在我算是明白了,这新艺术才是未来的潮流!卫公子,您看,我能不能也参与进来,投资一些新艺术项目?”
卫渊不动声色地抽回手,淡淡一笑:“钱老板,浪潮之下,顺势而为才是明智之举。”钱老板立刻明白其中之意,当即拍板投资,新艺术的发展再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