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何辜?我们需得谨慎行事,不可因一时之气而断送了大明的未来。”
“贪墨重欲乃人之本性,但并非人人皆是如此。殿下,您若能以宽厚之心待人,或许能感化一些人,使他们真心为国效力。我们应当辨别忠奸,而不是一概而论。如此,方能稳固江山,使百姓安居乐业。”
“于尚书还是省点力气说大道理,本王无心听这些,我自有决断。”
朱祁钰打断了于谦的话,他站起身来,背对着于谦。
听到身后一声叹息:“殿下可知明年便是三年一度科举?”
朱祁钰猛地睁大双眼,科举!他竟是忘记了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转回身正色道:“你的意思是拉拢学子?”
又顿时失落下来,“能上京参加科举的学子,都是各地的才俊,哪还有寒门子弟。如今的科举说得好听是公平,实则被权贵把持,寒门子弟难以出头,这等人入了朝廷与王文众人有何区别?”
朱祁钰的洞察力让于谦感到意外,竟是能看清科举背后的不公,他并非只是一介武夫。他原以为这位年轻的王爷只关心武力和权谋,却没想到朱祁钰对国家的文治也有着深刻的理解。
欣慰笑道:“殿下所言不错,微臣科举时遇到的同僚亦然是出自富贵之家,少见寒门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