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史统领大驾光临,还真是让在下有些意外。”
“沮公认得我?”
见沮授听到自己的名字毫不惊讶,史阿好奇的问道。
“锦衣卫之名在下已经是如雷贯耳,史统领的名字自然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了。”
沮授身为大赵军方第一人,自然是听说过锦衣卫之名的。因为就在几国开战之际,锦衣卫可没少在河北活动。
“既然如此,那在下也就不客套了。沮公,如今袁氏父子皆亡,大赵名存实亡,不知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史阿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沮授苦笑一声,指了指桌上的宝剑说道:“刚才史统领不是看到了吗?身为大赵臣属,上不能侍奉君主,下不能退敌保民,在下还有何面目苟活于天地之间?”
史阿身为锦衣卫统领,走南闯北,见识过了不少人。此刻他在沮授的眼中看到了犹豫,否则刚才沮授应该不顾自己,直接自刎。
而他现在放下了宝剑,说明求死之心已经不如刚才那般强烈。只要自己能够说服他,那么大楚必将再添贤才。
“先生此言差矣,想必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邺城陷落不假,但是您知道其中过程吗?”
“哦?史统领可否说的详细一些?”
听到史阿这么说,沮授顿时来了兴趣。他也想知道,以邺城的坚固,还有袁熙、审配、韩荣等人守备,为何只是短短数日,便会失守。
见沮授被自己勾起了好奇心,史阿知道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于是开口将邺城之战的详细过程,仔仔细细,毫无遗漏的叙述了一遍。
特别是说到郭嘉水淹邺城,造成城中百姓死伤无数,最后却被曹操不轻不重的处罚一番后,顿时怒了。
“真是混账,为了尽快攻下邺城,郭嘉竟然出此毒计!邺城人口数十万,他魏军士卒的命就是命,城中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沮授脸色涨红,直接拍案而起。他在邺城多年,对周围和城中的环境最是了解。漳河大水一发,城中百姓断无活路。
“敢问史统领,袁二公子又是如何身亡的?”
“沮公,袁二公子着实令人敬佩。他与韩老将军等人在城头力战众多魏军,最后力战而亡,死后尸身不倒。”
说起袁熙,史阿也是对他感到敬佩,和袁谭和袁尚一比,简直强太多。
“唉!”
沮授听完长叹一声,眼中不禁有泪水滑落。
“若是当初我在勇敢一点,为二公子求情,也许主公血脉能够得以延续。”
沮授心里后悔啊,早知道袁熙有如此骨气,当初说什么他都要为他求情一番。
“沮公,魏军在河北欠下累累血债。您即是大赵臣属,又是冀州名士,难道不应该为冀州百姓做点什么吗?
我主为大汉后裔,英明神武,求贤若渴。若是沮公能够加入大楚,既能为故主报仇,还能为天下百姓出一份力。”
眼看沮授心理防线松动,史阿赶忙趁热打铁,发出招揽。
沮授闻言,愣愣的看向史阿。他知道史阿来此大概率就是为了招降自己,只是自己的家眷都在邺城。
万一曹操得知自己投奔大楚,用家眷来威胁,自己又该如何自处呢?
“沮公可是担心自己的家眷?”
史阿也是人精,如何不明白沮授心里的顾虑。
“请沮公放心,您的家眷在下已经在魏军攻城之前,把他们都都接了出来。至于令公子,我也派人将他从邯郸接了过来。”
“鹄儿还活着?”
听到儿子沮鹄还活着,沮授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那是自然,魏军攻陷邯郸之时,我们的人就把他救了出来。”
为了招揽沮授,史阿可是在河北布局很久了。
“承蒙楚王看重,在下愿为大楚贡献一份心力。”
既然已经没了后顾之忧,沮授决定加入大楚。他要为袁绍报仇,也要为邺城无辜枉死的百姓报仇。
“有了先生加入,主公一定会很开心的。”
听到沮授决定加入大楚,史阿很是开心。
“沮公,趁着魏军还没到此处,我们离开吧。”
“好,咱们这就走。”
沮授同意史阿的想法,魏军传檄四方,说不定很快就会派人来到这里。
于是史阿带着沮授趁夜离开军营,走太行山脉,投并州而去。
沮授离开后,麾下赵军更是一哄而散,有的人返回邺城,有的人返回家乡。而收到魏军传檄的郡县,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全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