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空战思维里,团队配合才是王道,什么一对一单挑,不存在的。
而别人不知道,长机僚机的双机编队战术,最早其实就是莱斯特提出的。
在几次战斗中,莱斯特发现自己在俯冲攻击时,由于机尾的视角盲区,没有发现已经有其他敌机也在追踪他。
还得是他观察力敏锐,在敌机发起攻击前反应过来,立刻进行翻滚躲避,这才避免了被击落的命运。
而他的一个队友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被敌机将飞机打成了一团火焰,就连跳伞都没来得及。
这一情况让他意识到,需要一种更有效的战术来应对这种情况。
于是,他就向上级提出,是否能够组成双机编队,两架飞机有掩护地密切协同作战?
这个时期飞机做一个新型军事设备才刚刚用于战争,对于空战的很多战术和思想都处于摸索阶段,上级自然也很重视他的这个建议,并马上安排王牌飞行员对这个战术进行实验。
于是,德国一战时期两个有名的王牌飞行员波尔克与英麦曼合作,共同结成了飞行史上第一对双机编队。
他们不仅制订了一套空中联络信号,以便在彼此的视界盲区提供掩护,还创造并完善了著名的英麦曼回旋。
这一战术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作战效率,也为后来的空军作战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此,世界各国的空军都纷纷采用双机编队,即长机和僚机之间有攻击、有掩护地密切协同作战,这种战术被称为长机僚机战术。
由于这种战术的最终实验者和开拓者是波尔克与英麦曼,所以后世将长机僚机战术的发明人归于了他们而不是最早提出理论的莱斯特。
而在莱斯特后来升任中队长后,他不但把长机僚机的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而且还发展出了更加讲究团队配合的四机编队作战战术。
只是,由于他犹太人的身份,注定不可能升上更高的官位,指挥更多的飞机作战。也就没有办法检验他后来在脑海里推演完善的大队级编队作战战术。
但即使如此,莱斯特的中队虽然并不是一战中击落敌机最多的中队,也不是出现王牌最多的中队,但却是击落战果最平均,损失也最小的中队。
在莱斯特担任中队长期间,他的中队共四架飞机,在执行了上百次战斗任务后,仅仅被击落过2个架次,而他们则是总共击落了超过二十五架敌人的飞机,击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而中队里几乎每个飞行员的战绩都在5架左右,每个人成绩都不算非常突出也很平均,但是整个中队的击落击伤总数却是在德国空军中排得上优秀中队的行列。
关键是,他们中队的飞行员在战争期间没有一个牺牲,都活到了战争结束。
所以,莱斯特中队也被德国同行们称为“好运中队”。
当然,只有对空战已经有所了解,并对一战的空战战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王成明,才知道这个好运中队可不是真的靠什么好运。
而是他们有一个了不起的中队长,一个对团队配合理解很深,并围绕这个思路发明了一系列的团队协同战术的指挥高手,才能让他们这个个体实力不算突出的中队打出了骄人的战绩。
而王成明更是知道,自己表哥打造的空军大队,很难培养出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王牌飞行员(当然他认为自己是个另类),基本上大多数飞行员都是如张杰这种按部就班,靠时间和努力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当然就不能走尖子王牌的路线。
这倒也不是王成明看不起张杰啥的,毕竟在刚加入佣兵团的新兵时期,两人就在一起训练,在同一口锅里搅食。而且由于张杰之前的纨绔历史不是很光彩,所以他在团里不怎么合群,就是跟王成明还合得来一些。
特别是到了德国后,两人来到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都很大的异国他乡,更是只能相互抱团,相互鼓励,兄弟感情非一般人可比。
但王成明却是看到,在张杰已经是国内少有的大学生的文化底蕴,而且在学习上也颇有几分天赋的情况下,在学习飞行的过程中还是异常吃力和困难。
首先说身体素质,张杰好歹也是富商家庭,从小衣食无忧,营养什么的都不缺失,虽然后来在天津上大学期间交友不慎,沾染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但好歹是时间不长,而且仗着年轻的底子,亏空并不算大。
后来又经过周文般若之气的改造并传授了武当心法锻炼武功和内力,虽说年纪已经过了打底子的时期,但几年坚持下来,身体素质肯定要比一般人强上许多。
但即使如此,他在适应飞行的身体训练成绩,也就堪堪中等而已。
而如语言学习和机械学等基础课程,他更是花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