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绝不可能在这关键时刻临阵退缩,袖手旁观,眼睁睁地看着士兵们在没有他的引领下盲目地奋勇作战。因此,他能够绝对肯定且毫不犹豫地作出如此郑重而沉重,神圣而庄严的承诺。
“我保证……”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从心底发出的誓言。
听到这些斩钉截铁,坚定不移的话语后,普拉西狄亚对当前的局势感到稍稍安心了一些,她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一点。她又与亚历山大倾心交谈了一个小时,那一个小时里,他们分享着彼此的心声,倾诉着对未来的期许。
而后才体贴入微地让他回去继续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之中,因为她知道,国家的命运此刻正掌握在他的手中。倘若亚历山大想要成功地打好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防御战,他就必须明确他的工厂的生产重点和优先次序,必须精心布局,统筹帷幄。
故而,他果断下令将弩,投石机以及弩箭列为军事工业生产的首要重点,一切都为了胜利,为了和平。
至于阿拉里克,尽管接到了按兵不动,等待时机的命令,但他绞尽脑汁地思索着如何报复亚兹德格德,毕竟对方曾经试图对他进行血腥残忍的谋杀,那是对他生命的威胁,对他尊严的践踏。
在经历了如此大胆而危险,令人发指的举动之后,如果他选择坐视不管,无所作为,那简直是对他自身尊严的一种莫大侮辱,是对他荣誉的玷污。
也许这位东福雷斯特国王会在亚历山大尚未完全准备妥当之前贸然发动战争,那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究竟事态会如何发展,是和平的曙光先降临,还是战争的风暴先席卷,唯有时间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一切都在未知之中,一切都充满了变数。
亚历山大和伊兹德格德的谈判已经过去了数月之久,那些日子仿佛是漫长的噩梦。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如细沙般从指缝间溜走,伊利里库姆边境的军事集结态势不断升级,紧张的气氛愈发凝重,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在此期间,亚历山大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尽可能多的资金,如同倾其所有的赌徒,只为能够为他的军队配备最为精良,先进的武器,那是胜利的利器;坚固无比,能抵御一切攻击的盔甲,那是生命的护盾;以及最为系统严格,高效卓越的训练,那是战斗力的源泉。
截至目前,西阿哈德尼亚的军队规模已然达到了大约十万人之众,那是一支浩浩荡荡,气势恢宏的力量。并且还得到了八万同盟军的有力支持,他们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为了正义而战。
尽管大部分西部的军队都集中部署在了麻烦不断,局势复杂的西州和不里斯尼亚省,但亚历山大还是谨慎地确保在伊利里库姆和半岛部署了大量的兵力,时刻严阵以待,如同警惕的猛兽,等待着东阿哈德尼亚露出那锋利獠牙,发起攻击的决定性时刻。他们准备迎接挑战,准备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尊严与荣誉而浴血奋战,不惜一切代价。
晨曦破晓,第一缕微光轻柔地洒落在大地上,驱散了些许夜间的寒意,也悄然揭开了新一天的帷幕。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无数未竟的纷争,它宛如一位暮年的智者,默默见证着东西阿哈德尼亚帝国之间由来已久的对峙局面。
西阿哈德尼亚帝国与东阿哈德尼亚帝国的营帐,如两尊对峙的巨兽,森严而冷峻地矗立在辽阔平原之上,彼此遥相对望。营地里,军旗烈烈作响,金属铠甲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泽,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即将爆发的紧张与肃杀。
士兵们列阵整齐,身姿挺拔犹如苍松,那一双双坚毅的眼眸,犹如寒夜中的孤星,紧紧凝视着对方营地之间那看似触手可及却又仿若天堑的距离。
时不时地,粗犷的叫骂声划破长空,在旷野间回荡,此起彼伏,声声入耳。一方扯着嗓子高喊,肆意嘲讽着对方的怯懦,用词刁钻,极尽挖苦之能事,仿若这样便能在气势上压人一头;另一方也不甘示弱,迅速回怼,言语间满是不羁与挑衅,大声鼓噪着让对手率先发难,那阵仗,好似谁先动手谁便能抢占先机,赢得这场无声博弈的胜利。
就兵力部署而言,东阿哈德尼亚与阿蒙赫拉夫特联军宛如一片浩瀚的兵海,在这片区域屯集了数目惊人的兵力,粗略估算,约在五万至七万五千人之众。
营帐一座连着一座,密密麻麻地铺满大地,士兵们穿梭其间,刀枪林立,甲胄生辉,气势如虹。
相较之下,西阿哈德尼亚这边虽兵力稍显逊色,却也毫不示弱,精心调遣了三个训练有素的军团奔赴前线,共计一万八千人。这些军团,皆是历经百战的精锐之师,行军途中纪律严明,步伐整齐划一,仿若钢铁洪流,所过之处,扬起漫天尘土。
不仅如此,西阿哈德尼亚还施展谋略,召回了大部分东福雷斯特同盟军。一时间,各方兵马汇聚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