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屋

字:
关灯 护眼
御书屋 > 明末:糟糕,我被东林党包围了 > 第408章 轻工宋应星,重工王徵(1/2)

第408章 轻工宋应星,重工王徵(1/2)

    “回侯爷,新式纺纱机早已试验完毕,只是如今限于没有合适的场地,倒是还并未投产。”宋应星回道。

    当初宋应星只用了十天功夫,便将张世康提供的思路付诸了实践。

    而后又用了几个月时间多番改良,在去年的八月份时,新式纺纱机已经定型,比旧式纺纱机的纺纱效率提高了八倍。

    “没让汤若望看到吧?”张世康认真的道。

    早在将汤若望送去这工坊时,张世康便叮嘱了宋应星等人,不得将他们在研制的东西给外藩人看,也不得说。

    这看起来似乎挺不要脸的,毕竟张世康还指望汤若望帮大明改良火器,而自己还要防着人家。

    但张世康认为就应该如此,当初欧罗巴人若不是从中国学到了火药配方,说不定现在连火药都造不出来。

    可欧罗巴人从中国学到火药技术之后,便倚靠着船坚炮利来劫掠中国。

    在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在技术上,还管他什么颜面。

    如果能靠偷搞到弗朗机人的铸炮图纸,搞到荷兰人的盖伦船的图纸,他早就去干了。

    总之,只要能最效率的提高大明的科技水平,一切都是可以做的。

    好在是如今不论是大明,还是欧罗巴人,对技术垄断都还没有太多的概念。

    张世康就是要利用这一差异,一面研究自己的技术,一面研究欧罗巴人的技术,并借此实现弯道超车。

    纺纱机的改良,揭开了欧罗巴人工业革命的序幕,但那是在十八世纪中叶,也就是现如今的一百二十年之后。

    但是如今,纺纱机在大明率先改良成功了,在大明通过纺纱机攫取到足够的利润之前,保密工作绝对是要做的。

    “回侯爷,他不知道。”

    三人说着便走到了独属于宋应星的小作坊,作坊外还站着两个士兵,这间屋子没有宋应星的允许,其他人是不能进入的。

    进了屋子,但见作坊内就放着宋应星多番改良过的新式纺纱机。

    宋应星还给张世康示范了一下如何使用,张世康对这新式纺纱机格外的满意。

    “我会让工部率先建造出一个工坊,供生产纺纱机使用,但工匠的选任便得由宋老你来把关了。

    不必多,有一百人便可,工匠可由工部调配,他们必须签署个文书,没有朝廷允许不得将新式纺纱机的技术外传。

    责罚或许可以重些,比如如果外传,不仅要收回朝廷分配给他们家里的土地,还要流放三千里,子嗣永世不得科举等等。

    总之待遇可以稍微多给点,但保密工作必须做好。”张世康叮嘱道。

    如果让工部先建造这个纺纱机工坊,大概只需要两三个月时间,而这两三个月时间,需要做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除了征募工匠教会他们生产和组装纺纱机外,还要再征募工人纺纱。

    张世康并不打算将工坊造出来的纺纱机,交给江南大批量的私人纺纱工坊。

    一来如果那样做,新式纺纱机技术很可能很快就会外传,毕竟改良纺纱机的方法又不复杂,张世康充其量也不过是替宋应星戳破了一层窗户纸。

    一旦外传,先期优势可就没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张世康将生产出的纺纱机大批量的卖给江南的纱厂商人。

    势必会造成大批量纺纱工人的失业,毕竟一台新式纺纱机的纺纱效率,是老式纺纱机的足足七八倍。

    而大明目前的商业才刚开始复苏,江南甚至到现在还没完成分田工作,一旦再有大量工人失业,对大明反倒不好。

    有时候张世康也挺头疼的,一项技术的革新,不仅会给商业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也会对很多人产生不好的影响。

    而有些影响,又是一连串的,不得不去考虑。

    按照他的计划,先期生产的纺纱机由制造总局下辖的工坊自用。

    当然,生产是不能停的,可以将生产出多余的纺纱机先存着,待日后时机成熟了,比如两三年后,在朝廷的鼓励下,商业需要更多的工人了,再将这批生产好的纺纱机卖给那些江南的纺纱厂。

    当然,该签署的保密条款也是要签署的,张世康不指望这技术能捂很久,但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好在商人无疑都是最精明的,知道这玩意儿让更多的人知道,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嗯,属下知道了,侯爷从江南沿海运回来的那些土豆地瓜等种子,属下也看了。

    保存的都不错,等今年三月份便可以在咱们的自留试验田中试种了。

    土豆地瓜属下在南方为官时,自己种过,是比较容易养活的好东西。

    属下保证,一定完成侯爷交代的任务。”宋应星认真的道。

    按照张世康交代的计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执掌风云 绝世强龙 正义的使命 光阴之外 宇宙职业选手 总裁,宠妻请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