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是个独生子,周岁能简单说话,三岁基本能对答自如。
到五六岁,那机灵劲让人感觉要比一般儿童的智商高。
由于家里贫穷,七八岁时就开始当放牛娃。
每当他走过学堂时,总被那朗朗的读书声吸引。
一天,他终于忍不住了,把牛牵到山坡那片草地上后。
就偷偷溜进学堂,听学生娃念书,学生娃们念的内容他记住了。
但把牛从山坡上牵回家的事却忘记了,父亲大怒,不用说那小屁股遭了殃。
这种事发生了数次,让父亲气得差点儿吐血。
母亲说这娃娃想读书如此入迷,就由着他好了。
从此王冕就只在家里吃饭,晚上寄住在寺庙,白天到学堂听学生娃念书。
晚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是泥塑的,有面善的也有面恶的。
一般人是喜善怕恶,小小年纪的王冕一点儿也不害怕那些面恶的。
天资聪慧的王冕,早年爱好广泛,曾一度热衷于功名。
他曾经认真地研究过孙吴兵法,刻苦学习击剑本领,决心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青史留名。
他参加过进士考试,可叹榜上无名。
元蒙贵族统治者歧视汉族知识分子的现实教育了他,使他的幻想破灭。
满怀愤郁归家的他,把自己所写的全部文章付之一炬,表示永绝仕途的决心。
有一天,他来到大都南城,登高望远,顿觉心旷神怡。
但他想起美好河山却在元蒙统治下,不由义愤填膺,感慨万分。
王冕远足了数千里,观赏了难以枚计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扩大了眼界,开拓了胸怀,陶冶了情操。
功夫在诗画外,他的作诗绘画的水平更上一层楼了。
王冕平时的言谈举止不同于常人,头戴高帽子,身披绿蓑衣,脚穿木齿屐,手提木制剑,是他喜欢的装束。
他常在大街上边走边唱,或者骑着一头黄牛,手拿一本书边读边行。
那年他到大都,卖画兼游玩,到大街上逛了一上午后回到下榻的旅店。
听店家说有人在此等候他多时了,他进住的房间一看,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在等他。
他明知老者是谁,住在何处,但只是坐在老者对面,就是不说一句客套话。
老者感到很尴尬,只好起身走了。
店家觉得很奇怪,说那人叫危素,是当朝的翰林学士,皇上很宠他,你不怕得罪他吗?
王冕说我一个农民家的放牛娃,靠卖字画为生,不想求高官厚禄,有啥可怕的。
王冕被迫离开大都回到家乡后,隐姓埋名,过起隐居生活。
他修了三间茅草屋,在屋的四周栽了很多梅花,取名梅花屋。
每天劳作后,就去听涧溪流水声,看天上白去飞,观白鹤翩翩舞,诵读自己的诗作。
明朝建立后,想召他做官,他断然拒绝。
王冕的人格和诗画,赢得了当代和后世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