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队伍行动迅速而又谨慎,仿佛黑夜中的幽灵一般。
然而,尽管他们极力想要保持低调和隐秘,但时不时传出的声响来暴露了他们的行踪,似乎故意让城内的荆州军察觉到他们行军的动静。
正如城上的霍笃等人所猜测的那样,这支队伍正是从建昌而来的江东军,而领军之人便是太史慈。
此前,当他跟随周瑜一同前来探查攸县的情形时,曾提议绕开荆州军严密防守的攸县,直接奔袭长沙腹地的临湘城。
这个计划充满了冒险与挑战,如果能够成功实施,必将给敌人造成沉重打击,有出奇制胜的可能。
可惜的是,周瑜对此提议并未表示赞同。他深知攸县地理位置重要,一旦绕过此处,后方的粮道和退路都有可能被城中的荆州军截断,从而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
因此,周瑜毫不犹豫地否决了太史慈的建议,并开始苦苦思索其他可行的破敌之策。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周瑜依然未能找到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法来攻破攸县。
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周瑜担心荆州军各地的援军可能很快就会抵达,那样便会彻底失去夺长沙的良机。
最终,周瑜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诱敌出城,然后在城外广阔的原野之上,利用己方的优势兵力将驻守在攸县的荆州军一网打尽。
于是,在这深沉的夜晚里,太史慈率领着一支兵马,悄悄地绕过攸县,向着临湘城的方向急速进军。
他们一路上故意制造出各种声响,希望能够引起城内荆州军的注意,将他们引出城池......
此时,微弱的月光映照出太史慈那坚毅而又略带焦急的面容。
只见他不断地挥舞手中的马鞭,大声催促着麾下的将士们加快行军速度。
同时,他还不忘低声提醒众将士要刻意制造出一些声响来,以吸引城内敌军的注意。
没过多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一名江东军的斥候如疾风般疾驰至太史慈身旁,
勒住缰绳后,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禀报:
“将军,攸县北门有几骑快马奔出城门,正朝着咱们这边疾驰而来!”
太史慈心中明白,这些人定是荆州军派出的斥候,前来打探他们这支军队的动向。
他深知此番行动至关重要,绝不能露出丝毫破绽。于是,太史慈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
“全军听令,所有人全速向着北边的临湘城方向前进!”
随着他一声令下,江东军犹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迅速向前涌动起来。
为了逼真地演绎这场大戏,太史慈决定进一步加大动作幅度。他身先士卒,骑着战马冲在队伍前列,引领着大军奋勇前行。
当部队逐渐远离攸县城楼的视线范围时,太史慈又让兵士们点燃火把,继续加速行军!
刹那间,无数火把被点亮,照亮了周围的黑暗。熊熊火光映照着士兵们刚毅的脸庞,也将这条巨龙的身影映衬得愈发威武雄壮。
......
攸县城楼上,邓展面色凝重,脚步匆忙地走了上来。
他出城探查一番,又如疾风般赶回城楼,身上沾染着些许灰尘,脸上透露出一丝疲惫之色。
来到霍笃和陈应面前,邓展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开口道:
“大事不妙啊,城外有数量众多的江东军正浩浩荡荡地朝着北边行军而去。
我已派人连夜快马加鞭前往临湘城通风报信,但愿王太守他们能及时警觉起来。”
说罢,邓展不禁摇了摇头,满脸都是忧虑。
回想起刚才出城探查时所见的景象,邓展仍心有余悸。他清晰地看到远处密密麻麻的人影在移动,走近一看,是江东军无疑。
他小心翼翼地跟随着这支兵马前行了数里之遥,忽然间,那些江东军居然亮起了无数火把,刹那间,整个山野都被火光照亮,仿佛白昼降临。
那漫山遍野跳动的火光,让邓展心中一惊,他深知这伙敌军人数定然极为庞大。
听到邓展所言,陈应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道:
“如此看来,他们果真是想要偷袭临湘城啊!”
一旁的霍笃则努力平复着自己内心的波动,目光紧紧盯着邓展,急切地问道:
“勇义,以你所察,这江东军大致有多少人马?”
邓展面露难色,略微沉吟片刻后如实答道:
“当时天色太过昏暗,根本难以看清具体数目。不过仅就那满山的火光来判断,其人数恐怕不在少数。
依我估计,要对付临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