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便是风流韵事,在后世也只会成为美谈。”
“当年太宗皇帝不也一样建大明宫吗?”
“又有谁责怪过他呢?”
“唐明皇留骂名,是因为他一手酿成了安史之乱。”
“丢国都,逃狈西逃,让天下陷入战乱,让百姓生灵涂炭。”
“倘若他治理下的大唐,能一直维持早期开元盛世的景象,大明的国力能一直上升,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好,那他与杨玉环的故事,也将是千古美谈,而不是被美色所迷,被后世唾骂的昏君了。”
“此中之理,陛下当知。”
顾盼君这番话,就是在“劝谏”。
简而言之,就是该建宫殿都建了,美女也选进宫了,想要的都给你了。帝王的快乐,你享受了,就该好好工作,做一个有为名君了。
这个劝谏,倒是让朱允熥感觉十分舒服。
“说得好!”朱允熥赞道:“朕一定会好好治理天下,让大明进入前所未有的盛世。”
他笑问道:“皇后,你对治理天下,有何建议呢?”
“陛下开玩笑了。”顾盼君在朱允熥怀中轻轻摇头道:“后宫不得涉政!”
“况且,臣妾只是一介女流,哪里及得上朝中大臣的见识?陛下要问治国之策,应该去问他们。”
“无妨!”朱允熥笑道:“朕只是想听听你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看法,这些东西,不涉及具体的措施,便不算干政。”
所谓旁观者清。
大臣们固然聪明,但各自有各自的立场,各自有各自所代表的“利益”。
很多时候,他们的治国之策,为国固然是一个方面,但在这个的基础上,大多又是会夹带自身“立场”和“利益”的。
用后世的话来说,便叫“夹带私货”。
顾盼君是局外人。
至少,她立场,利益与大臣们不一样。
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一样。
或许能给他一些启发。
听到朱允熥的话,顾盼君紧眉思索道:“其他的事情,臣妾也不懂。”
“不过,臣妾从小到大,看村子里人,其中威望最高,让大伙儿都服气的人,无非就是两条。一是身体强壮,打架厉害;二是不差钱。”
“由此以推之,臣妾以为,陛下最要紧的事情,一是让管好大明的国库,二便是指挥将士们,对外征战,获得胜利。”
“只要这两条做得顺顺利利,天下便没有人能反对得了陛下。”
“陛下想要做什么事,便一定能做成。”
……